【世界速看料】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2年度“揭榜掛帥”科技項目榜單發布 有4個涉及食品領域
1月2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廳網站發布了2022年度“揭榜掛帥”科技項目榜單,本批榜單涉及17個方面。通過公開征集揭榜方,解決制約重點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揭榜時間為2023年1月29日至3月2日。
其中,有4個涉及食品領域,分別為:新疆核桃焦葉癥發生機制及綜合防控技術研究;抗除草劑玉米自交系HX-025的配制與應用;農田殘膜高質高效機械化回收技術研發與裝備應用;家禽智能微正壓環控養殖模式技術裝備研究與示范。
根據要求,揭榜方應為有能力解決榜單任務的全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獨立法人實體或獨立法人聯合體。鼓勵產學研合作,組團揭榜攻關。揭榜方還應具備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社會誠信,近三年內無不良信用記錄或違法行為,對所提交材料真實性做出承諾。揭榜方具備滿足項目實施相應水平和規模的科研隊伍,在揭榜的項目領域具有較強的技術儲備,掌握項目領域相關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有意向揭榜的單位在榜單發布之日起,可與發榜方項目專員對接了解榜單細節內容,結合榜單具體需求及自身能力進行揭榜。意向揭榜單位按要求填寫“揭榜掛帥”項目申報書提交相關附件材料。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2年度“揭榜掛帥”科技項目榜單
項目需求7:新疆核桃焦葉癥發生機制及綜合防控技術研究
一、需求單位
自治區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
項目專員:王巖(18699136136)
二、需求內容及技術指標要求
1.建立核桃焦葉癥的精準快速診斷技術體系1套,實現基于近地遙感的核桃焦葉癥發生和嚴重程度的定量化分等定級與監測預警,判別精度達80%以上。
2.研制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防控制劑2種及其配套生產技術2套。小試園防控效果達到90%以上;中試園防控效果達到80%以上,防控成本控制在年均每畝100元以內,平均畝產量提高10%以上。
3.建立核桃焦葉癥典型發生區精準防控技術方案2-3個,形成高效綜合防控技術規程1套;培養碩、博士研究生6-10名,培訓人員500人次以上。
三、預期成果形式
建立核桃焦葉癥的精準快速診斷技術體系,研制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防控制劑及其配套生產技術,建立核桃焦葉癥典型發生區精準防控技術方案,形成高效綜合防控技術規程,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件,授權軟件著作權3項,發表學術論文8篇,出版著作1部。
四、交付條件
以上述任務列出的技術指標和成果形式作為驗收的主要依據,涉及防控的技術標準、技術規程等成果完成小試、中試實驗及示范推廣驗證,達到果園生產推廣應用水平,并通過現場勘驗且達到預期效果。申請的發明專利應取得受理通知書,項目研究報告應通過技術專家聯合評審。
五、項目實施周期及揭榜金額
項目實施周期為3年;揭榜金額不超過850萬元。
六、對揭榜方的要求
揭榜方應具有獨立的研發團隊、配套的科研條件和自主研發實力,能按要求完成揭榜任務(具體要求請與項目專員聯系)。
項目需求8:抗除草劑玉米自交系HX-025的配制與應用
一、需求單位
新疆華夏農業有限公司
項目專員:陳彥宏(15009928181)、張亞男(19945818100)
二、需求內容及技術指標要求
1.融合Cas9,同時優化sgRNA表達骨架,研發獲得可以對玉米內源多個靶位點同時編輯的CBE和ABE堿基編輯技術體系。
2.針對玉米內源基因ALS1/2的除草劑抗性位點,設計基于Cas9的靶向RNA,研發獲得對ZmALS1和ZmALS2靶向位點同時編輯的堿基編輯技術體系。
3.以親本自交系為受體,通過農桿菌介導的穩定遺傳轉化,檢測獲得多個獨立的T0陽性轉化體,獲得目標堿基編輯的材料。基因編輯效率應高于15%。
4.鑒定T0、T1代靶基因,穩定遺傳突變頻率達到90%以上。
5.鑒定遺傳改良版自交系除草劑抗性水平,獲得農業生產除草劑推薦劑量上限3倍以上的株系作為改良版親本。
6.改良版品種與原始品種遺傳背景相似度98%以上,其它綜合農藝性狀與原始品種相比無明顯差異。
三、預期成果形式
1.建立高效堿基基因編輯技術體系,包括實現定向C-T的CBE堿基編輯體系,及A-G的ABE堿基編輯體系。靶向編輯玉米抗除草劑基因靶向編輯ZmALS1和ZmALS2,創制磺酰脲類除草劑抗性玉米材料,農業生產除草劑推薦劑量上限的3倍以上的株系。
2.利用篩選出的抗除草劑株系轉育玉米優良種質或品種親本,創制不含轉基因元件,除草劑抗性水平高,配合力好,農藝性狀優良的新種質和親本自交系。
3.利用轉育的抗除草劑新種質和親本自交系,組配優良組合,開展多點組合鑒定,創制高產、穩產、高抗除草劑的玉米新品種。
四、交付條件
1.建立抗磺酰脲類除草劑高效堿基基因編輯技術體系,基因編輯效率應高于15%,穩定遺傳突變頻率達到90%或以上,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
2.創制磺酰脲類除草劑抗性玉米材料,獲得農業生產除草劑推薦劑量上限的3倍以上的抗性株系。
3.創制高抗磺酰脲類除草劑的玉米新種質10份,改良親本自交系4個,高產、穩產、高抗除草劑新品種2個。
五、項目實施周期及揭榜金額
項目實施周期為3年;揭榜金額不超過450萬元。
六、對揭榜方的要求
揭榜方應具有獨立的研發團隊、配套的科研條件和自主研發實力,能按要求完成揭榜任務(具體要求請與項目專員聯系)。
項目需求9:農田殘膜高質高效機械化回收技術研發與裝備應用
一、需求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機械化發展中心
項目專員:劉晨(13899871530)
二、需求內容及技術指標要求
1.耕前殘膜回收機優化改進。使用的地膜符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田地膜管理條例》要求(本條例所稱農田地膜,是指厚度大于0.01毫米、耐候期大于180天,產品的其他指標、參數符合國家規定質量標準的聚乙烯吹塑農田地面覆蓋薄膜),機具殘膜回收率≥87%,作業速度≥6km/h,收回地膜潔凈程度≥18%,工作可靠性≥95%。
2.新型耕層殘膜回收機的研究與示范應用。使用的地膜符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田地膜管理條例》要求,工作幅寬≥2m,作業深度10-20cm,殘膜回收率≥72%,工作效率≥5畝/小時,工作可靠性≥90%。
3.膜雜分離裝備的研究示范應用。分離后膜中莖葉、根茬、砂土含量≤5%(可直接造粒),雜中含膜量≤1%。,可靠性≥90%,工作效率≥800kg/h。
三、預期成果形式
研發耕前殘膜回收機(棉花、玉米)、新型耕層殘膜回收機(棉花、玉米)樣機2-3臺,膜雜分離裝備1-2臺(套),形成耕前殘膜回收、耕層殘膜回收、膜雜分離技術解決方案,滿足需求內容技術指標參數要求。取得專利,項目成果在生產中實際應用。
四、交付條件
以上述任務列出的技術指標和成果形式作為驗收的主要依據。取得專利2-3項,申請發明專利應取得受理通知書;項目成果需轉化,形成不少于50臺的批量生產能力,在生產中實際應用,耕前殘膜回收機示范作業面積≥3000畝,耕層殘膜回收機示范作業面積≥2000畝,并取得機具應用成果證明材料。
五、項目實施周期及揭榜金額
項目實施周期為3年;揭榜金額不超過500萬元。
六、對揭榜方要求
揭榜方應具有獨立的研發團隊、配套的科研條件和自主研發實力,能按要求完成揭榜任務(具體要求請與項目專員聯系)。
項目需求12:家禽智能微正壓環控養殖模式技術裝備研究與示范
一、需求單位
新疆泰昆翔鳳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專員:高宏偉(13999369898)
二、需求內容及技術指標要求
1.針對新疆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全年晝夜溫差大、濕度低的氣候特點,研究智能微正壓環控模式,制定《智能微正壓環控模式硬件配置及控制邏輯技術標準》1套,并應用于發榜方。
2.結合商品肉雞籠養環控要求,在外界溫度-45℃至45℃范圍內,全年保證舍內溫度/濕度/風速/壓力/空氣質量均勻、穩定、良好,避免冷、熱應激的發生。冬季熱回收效率達到50-65%。對比傳統負壓環控養殖環境,降低綜合生產成本5%以上。制定《商品肉雞籠養智能微正壓環控模式環控技術標準》1套。
3.研究智能微正壓環控模式移動端和設備端物聯網,搭建基于物聯網和互聯網+的養殖小區智能環控數字化控制平臺,實現遠程控制,全年環控操作無需人工干預。取得軟件著作權1項。
4.收集智能微正壓環控模式能耗數據,并與常規負壓環控模式能耗進行對比,形成《智能微正壓環控模式節能降耗對比分析報告》1個。
5.基于全年智能微正壓環控模式設計,集成智能微正壓環控軟硬件技術,首先在發榜方商品籠養肉雞場進行示范應用,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技術模式。
三、預期成果形式
制定《智能微正壓環控模式硬件配置及控制邏輯技術標準》1套;制定《商品肉雞籠養智能微正壓環控模式環控技術標準》1套;冬季熱回收效率達到50-65%,降低綜合生產成本5%以上;形成《智能微正壓環控模式節能降耗對比分析報告》1個;智能微正壓環控模式取得軟件著作權1項;形成智能微正壓環控軟硬件技術應用體系1套。
四、交付條件
1.提供的技術標準、技術報告:以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技術規范等的初稿、征求意見稿、備案文件或送審稿復印件呈現。
2.成本比較以記錄資料、行業批文或者企業應用證明形式呈現。
3.應用體系,以技術報告、行業批文或者企業應用證明形式呈現。
4.提供軟件著作權證書。
五、項目實施周期及揭榜金額
項目實施周期為3年;揭榜金額不超過500萬元。
六、對揭榜方要求
揭榜方應具有獨立的研發團隊、配套的科研條件和自主研發實力,能按要求完成揭榜任務(具體要求請與項目專員聯系)。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2年度“揭榜掛帥”科技項目榜單.docx 原文鏈接:http://kjt.xinjiang.gov.cn/kjt/c100264/202301/fe2a61f7ec6f492a91f7ab0baab47e43.shtml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