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環球觀點:2023年食用甘蔗的消費提示

          2023-03-20 09:14:17    來源: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微信號    作者:

          清明前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但在民間有“清明蔗,毒過蛇”的說法,為幫助廣大消費者在清明節期間安全合理食用甘蔗,特做如下提示。

          鮮食甘蔗口感好,汁多清甜受歡迎

          甘蔗是溫帶和熱帶農作物,按用途來分,主要有用于生產和供鮮食的兩種甘蔗,后者俗稱果蔗。在我國,果蔗按皮色主要分黃皮果蔗和黑皮果蔗兩種,產地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浙江、福建等省區。甘蔗的含糖量相對較高,所含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均高達12%。由于其汁多清甜,脆嫩爽口,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甘蔗霉變紅芯要注意,食用之后有風險

          甘蔗采摘后,由于儲運不當,在清明時節氣溫回升后容易造成節菱孢霉菌(Arthrinium spp.)生長繁殖并產生3-硝基丙酸(3-Nitropropanoic acid,3-NPA)毒素,一般表現為甘蔗肉芯發紅。3-NPA是一種強烈的噬神經毒素,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干擾細胞內酶的代謝,嚴重者可導致腦缺血壞死,甚至死亡。3-NPA中毒時發病急,一般為數小時,潛伏期最短只有十幾分鐘,重癥病人一般為兒童。對于霉變甘蔗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應盡快送醫進行洗胃、灌腸、導瀉等促進毒素排出,并作對癥治療。

          因此,廣大消費者在清明節期間應有食品安全意識,充分認識到霉變甘蔗對人體健康的極大危害,不食用霉變的紅芯甘蔗,預防此類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

          甘蔗質量好分辨,掌握要領很簡單

          消費者在選購時掌握以下選購與食用要點,可放心食用甘蔗。

          用手感覺一下甘蔗的軟硬度。新鮮甘蔗質地堅硬,霉變甘蔗質地較軟。

          觀察甘蔗的蔗瓤是否新鮮。新鮮蔗瓤呈乳白色,霉變蔗瓤顏色略深,呈淺棕色。霉變甘蔗的表面一般色澤不鮮、外觀不佳,節與節之間或小節之間可見蟲蛀痕跡。在霉變甘蔗末端,會出現絮狀或茸毛狀的白色物質。切開之后在斷面上還會有紅色的絲狀物。

          用鼻子聞一下甘蔗有無不良氣味。新鮮甘蔗有股清香味,若聞到甘蔗有霉壞味或酒糟味,千萬不要購買及食用。

          食用甘蔗時應注意衛生。食用時要先洗手,甘蔗最好去皮洗凈后再食用。

          甘蔗食用分人群,適量食用可放心

          甘蔗作為一種鮮食食物,由于其營養成分特點,消費者需牢記以下事項。

          01

          糖尿病人群不宜食用甘蔗

          由于甘蔗含有豐富的糖分,人們食用以后能讓血糖快速升高,患有糖尿病和血糖偏高的人群是不適合吃甘蔗的。此外,容易腹瀉與患有腸炎的人群也不適宜食用甘蔗。

          02

          甘蔗不宜多吃

          甘蔗的糖分、水分、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都含在蔗莖中,吃甘蔗時舌頭與蔗莖中的纖維產生摩擦,容易刺傷舌頭上的組織,若口腔細菌感染之后還會出現潰瘍,從而表現出“上火”癥狀。甘蔗糖分高,食用過多容易引發蛀牙,不宜過多食用。

          03

          兒童食用要特別注意安全

          低齡兒童如果不會吐蔗渣,吃甘蔗時很容易會嗆到喉嚨,引發窒息的風險。所以,兒童以飲用甘蔗汁為宜,不建議直接食用甘蔗。

          專家執筆人

          吳清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丁鋼強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教授

          范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馬冠生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教授

          曾海燕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博士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