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快報!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3.13-3.19)
食品伙伴網訊 3月13日-3月19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3·15晚會曝光的假“泰國香米”事件及后續;廣東曝光多家腌制菜廠生產過程和環境臟亂差;多家知名餐廳被曝后廚亂象;火鍋店、麻辣燙門店被曝缺斤少兩;官方通報硼砂泡出黃金鮑;“直播間養殖蝦當野生蝦賣”引熱議;“一斤皮筋賣出上百元螃蟹價”引關注;“知名火鍋店要求必須點鍋底”上熱搜。
(資料圖)
3·15晚會曝光的假“泰國香米”事件及后續
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安徽多家企業用香精勾兌“泰國香米”對外銷售,欺騙消費者的不法行為,受到社會關注。
據悉,這些大米是安徽本地產的,和泰國香米沒有任何關系,只要往大米里滴幾滴香精,就會散發出特有的香味,這樣的大米一年能賣出1000多噸。
事件曝光以后,涉事企業所在地監管部門連夜行動。
針對曝光的安徽省三家大米生產企業制售假香米的問題,安徽省市場監管局迅速行動,合肥、淮南兩地市場監督執法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查處。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已派專人赴兩市進行現場指導。淮南市市場監管局連夜赴安徽壽縣永良米業和淮南市楚豐工貿有限公司兩家公司開展執法檢查,將依法依規處理。肥東縣市場監管、公安等聯合執法組已對安徽香王糧油食品公司進行查封,對所有大米及其它原料等現場封存,該公司法人代表已被公安機關傳喚到位。合肥市香王糧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倉庫中的泰國茉莉香米,其包裝信息顯示生產商為深圳市忠盛糧食有限公司,深圳市場監管部門已對該公司啟動快速現場核查,后續情況隨時通報。
針對曝光的上海朗楓香料有限公司、上海楓米實業有限公司涉嫌違法加工香精問題,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高度關注,第一時間要求相關區市場監管局開展調查。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連夜組織執法人員對涉事企業開展現場檢查,對工作人員進行詢問,檢查企業的證照、倉庫、票據、原料等情況。目前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如查實其違法行為,將依法從嚴查處。
此外,針對“3·15”晚會曝光問題,鄭州、廊坊、武漢、南京等多地市場監管部門也紛紛采取行動,進行全面排查,暫未發現存在制售假香米等違法行為。
廣東曝光多家腌制菜廠生產過程和環境臟亂差
3月15日,“知名橄欖菜企業生產環境觸目驚心”、“汕頭再現工人赤腳踩腌菜”等話題登陸微博熱搜,引發網友關注。
據悉,3月14日晚,有媒體曝光了廣東汕頭市一些腌制菜廠的生產過程和生產環境臟亂差、令人觸目驚心。視頻顯示,潮汕知名酸咸菜廠家,汕頭市龍湖區外砂錦桂果蔬腌制廠,工人穿水鞋踩進腌制坑,向腌制坑吐白色異物。還有一些腌制菜廠工人邊抽煙邊處理酸菜,掉在地上的咸菜也直接被扔進箱子。在南社村的一家食品公司,工人直接赤腳踩在南姜上,這些南姜將被用于增加酸咸菜的風味。
此外,作為潮汕地區知名的佐餐小菜、酸咸菜延伸的特色品種“橄欖菜”也未能幸免。視頻中還曝光了汕頭市知名橄欖菜企業玉蕾的制作環境臟亂差。視頻顯示,路邊堆放的菜葉中,混雜著一次性飯盒、煙頭和塑料袋,不少菜葉已經發黑,散發腐臭蒼蠅亂飛。然而,這堆垃圾菜葉,卻是制作橄欖菜的原料,接下來它們可能將經過二次加工,搖身一變成為包裝精美的橄欖菜流入市場。
事件曝光以后,當晚9時許,汕頭市市監局及龍湖區市監局連夜趕赴現場,取樣調查并查封玉蕾等多家潮汕腌制菜生產商;某電商平臺上玉蕾食品旗艦店里的商品已全部下架,客服表示“下架整改”;針對工人赤腳踩南姜上的問題,涉事公司店鋪相關人員回應稱腳踩南姜的并非工作人員,是賣南姜的老板,踩過的南姜也未用在產品中,目前已配合執法抽查,需等待抽查結果。
多家知名餐廳被曝后廚亂象
3.15期間,網紅餐廳藍蛙、半天妖烤魚均被曝出后廚亂象。
3月15日,“記者臥底網紅餐廳藍蛙曝光后廚亂象”的話題登陸微博熱搜。
據悉,有媒體曝光了網紅西餐廳藍蛙(北京悠唐購物中心店)后廚亂象,記者臥底藍蛙后廚,發現制作沙拉的水果存在發黑發爛;食材有效期標簽隨意更換;抹布不做區分,擦完刀具擦垃圾桶;海鮮池里放完拖布桶再洗菜等問題。
對此,3月15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針對“記者臥底網紅餐廳藍蛙曝光后廚亂象”的曝光內容開展相關執法檢查工作。在“藍蛙”餐廳悠唐購物中心店〔藍蛙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朝陽門分公司〕,執法人員要求該店立即停業整頓,停止在第三方訂餐平臺的經營活動,并對其涉嫌經營超過保質期食品等問題進行立案調查。
此外,朝陽區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對轄區剩余9家“藍蛙”餐廳開展全覆蓋執法檢查工作,對店內原材料進貨查驗、設備設施使用、食品標簽標識及后廚環境衛生等環節進行檢查,同時會同檢測機構對食品原材料做抽樣檢測。根據現場核查情況,執法人員對發現問題的兩家門店〔藍蛙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朝陽第六分公司、藍蛙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酒仙橋分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并約談了“藍蛙”餐廳總部及相關門店負責人。
3月15日晚間,藍蛙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公司對此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成立專案組進行內部自查,對于類似事件采取“零容忍”態度,將對此事進行嚴肅處理,對于制度的落實與監督情況第一時間進行改進。聲明還稱,藍蛙北京悠唐門店主動進行停業整改,針對門店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全面徹查;公司內部對其他門店同步開展定期及飛行檢查,深入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再次對所有門店員工進行食品安全培訓,嚴令門店按照標準流程操作,一經發現違規操作,公司將對相關人員嚴肅處理。
無獨有偶,3月17日,“半天妖垃圾桶撈回餐食又端給顧客”的話題上熱搜,被稱作“烤魚界頭牌”的半天妖烤魚也被曝出后廚亂象,引發關注。
據悉,有媒體記者先后進入安徽合肥兩家半天妖烤魚門店臥底暗訪,發現后廚使用的魚類食材都是冷凍產品,很多魚解凍后存放過期,仍被端上餐桌,甚至有餐廳領導要求“只要不臭,都能繼續用”。最讓令人震驚的一幕,是門店工作人員將已經倒入垃圾桶的涮肚撿回重新加工,再次端上顧客餐桌。此外,半天妖的涮菜也存在明顯的缺斤短兩現象,標重120克的木耳實際只有76克,標重160克的金針菇,僅125克。除了食材安全問題,兩家店面衛生問題也比較明顯,一條毛巾擦完地板,又被拿去擦餐桌。
3月17日,合肥市監局工作人員稱,會有工作人員去調查,如果確實存在這些問題,將按各區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3月17日下午,半天妖烤魚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深表歉意,已暫時關停涉事門店,將立即展開全國門店的自查自糾,同時積極配合媒體和市場監管部門的檢查,做好整改工作。
火鍋店、麻辣燙門店被曝缺斤少兩
近一周,張亮麻辣燙、湊湊火鍋均被曝存在缺斤少兩的問題。
3月12日,“張亮麻辣燙回應門店缺斤短兩”的話題登上熱搜。
據悉,有博主發視頻稱,張亮麻辣燙存在缺斤短兩現象。視頻顯示,一家店少去皮36克,另外一家店則虛增了82克產品。在兩家張亮麻辣燙受到質疑時,二次稱重都回到了實際的重量。
3月9日,張亮麻辣燙發布聲明稱,涉事門店為上海新南街加盟店、江川北路加盟店。主要由于工作人員操作不規范,造成秤重誤差。目前,已對上述兩門店做出厄令立即整改,人員重新培訓的處理。
無獨有偶,3月16日,“湊湊火鍋缺斤少兩被查”、“湊湊火鍋致歉”的話題登陸微博熱搜。
據悉,3月14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會同市計測院,對當地的“湊湊火鍋·茶憩”開展了飛行檢查。執法人員抽取五樣菜品進行現場稱重發現,“湊湊肥牛”在菜單標注“150克”,實際稱重140.43克,偏差-9.57克;“湊湊和牛”在菜單標注“200克”,實際稱重177.90克,偏差-22.10克,涉嫌違反《零售商品稱重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同時,檢查中發現,該門店使用的用于貿易結算的電子計價秤未經強制檢定,涉嫌違反《計量法實施細則》。針對上述違法行為,執法人員將對其立案查處。
對此,湊湊火鍋回應表示,關于近日湊湊火鍋(上海打浦橋日月光店)出現的“稱重偏差”問題,深表歉意。感謝市場監管部門及媒體的監督,公司對此非常重視,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小組對該餐廳進行整改,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嚴肅處理,并要求餐廳加強運營管理。
官方通報硼砂泡出黃金鮑
3月14日,有媒體報道了大連一家海產品加工企業,使用違禁添加劑硼砂,浸泡黃金鮑、鮑片等海產品一事,引發廣泛關注。
對此,3月15日下午,大連金普新區管理委員會發布調查情況通報稱,3月14日下午,接舉報反映大連某海鮮加工廠涉嫌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問題,經聯系舉報人確認,涉事企業為大連中科海產品發展有限公司。金普新區市場監管部門會同公安機關迅速赴涉事企業開展調查,對貨品及原料封存并進行取樣化驗,同步開展對相關人員調查取證工作,委托專業機構對樣本連夜進行檢測。3月15日上午,檢測結果顯示,該企業加工的“黃金鮑”(國外進口渦螺的俗稱,非本地鮑魚)檢出硼酸成分,企業涉嫌存在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違法問題。
根據調查結果,市場監管部門已第一時間對涉事企業進行關停,相關產品下架,并由企業召回已售產品,對企業和相關責任人依法進行行政處罰。公安機關已開展刑事調查,對危害群眾健康的違法行為進行堅決打處,同時,紀檢監察機關對監管部門涉嫌失職失責問題啟動調查,后續處理情況將及時通報。
“直播間養殖蝦當野生蝦賣”引熱議
3月15日,“東方甄選養殖蝦當野生蝦賣”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據悉,江蘇王先生在東方甄選購買了聲稱“100%野生海捕”大蝦,可發現其實是養殖蝦。投訴半年無果后,王先生選擇起訴。
針對上述情況,東方甄選直播間回應稱:我們發現這個供應商(浪海情旗艦店)有缺斤短兩、分量不足的問題,還有大蝦摻小蝦的情況,然后他們就把“浪海情旗艦店”拉黑了。董宇輝在直播間確實是說的100%野生,但是我們也是被供應商給欺騙了。據了解,目前王先生與東方甄選方面仍未和解,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已介入處置。
3月15日晚,東方甄選CEO孫東旭在直播間回應“野生蝦售假事件”稱,東方甄選養殖蝦當野生蝦賣事件發生在去年6月,并非目前東方甄選自營的大蝦。當晚,東方甄選在官方微博回應直播間疑似售假稱,“東方甄選作為一家公司,會積極地去解決問題。感謝大家的批評和包容,我們會繼續努力,繼續往前走。”
對此,供應商青島浪海情經貿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自己公司當時存在包裝錯印的情況,整改好后給了東方甄選。但東方甄選還是拿著整改前的樣品直播間進行展示。剛好被消費者王先生看到,下單后找到東方甄選索要賠償。事發后,公司多次尋找消費者溝通解決,但消費者要求俞敏洪跟其見面,因要求沒法達成擱置了處理。之后,消費者將兩家起訴。該負責人稱對于錯印問題愿意承擔賠付后果,但對于東方甄選的甩鍋行為不認可,當時直播間提供的手卡是沒有問題的,正在整理證據澄清。
此外,3月18日,在2023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承認東方甄選犯了錯誤,但不是故意為之,以后要加強系統建設能力,盡可能防范這樣的錯誤發生,既然犯了錯,就要去改正。他解釋稱,“去年東方甄選剛剛開始火爆時,有一家企業和我們聯系,說他們的蝦都是野生的。當時新東方的選品能力不是那么強,結果按照野生蝦賣了,賣了不久結果發現不是真的野生蝦,就立刻下架了。”
“一斤皮筋賣出上百元螃蟹價”引關注
3月14日,“一斤皮筋賣出上百元螃蟹價”的話題引發關注。
據悉,近日,有記者走訪福建福州、廈門兩地農貿市場發現,大部分梭子蟹身上捆綁著粗大的紅色皮筋。隨機購買稱重后發現,皮筋的重量甚至與螃蟹本身一樣重,并且都是按螃蟹價出售。
針對這一現象,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執法人員已介入調查。值得注意的是,按廈門市相關規定,“螃蟹過度捆綁”行為屬于違法行為,捆扎繩的重量控制在水產品自重5%的合理范圍內。
“知名火鍋店要求必須點鍋底”上熱搜
3月14日,“海底撈要求必須點鍋底”的話題登上熱搜。
有網友曝出海底撈已經不能點4個清水鍋了,必須點一個鍋底。海底撈全國客服表示,可以在兩宮格和四宮格鍋里搭配清水鍋一起下單,但鍋底至少需要點一個口味的,如果全部都選清水鍋的話,是無法正常下單的。禁止單點清水鍋是今年的新規定,在全國門店統一執行。此外,海底撈上海某門店店員表示,單點清水鍋的顧客還是很少的,但確實有顧客吃一頓火鍋只花了幾塊錢。
本文由食品伙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news@foodmate.net。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