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關于嚴防誤用誤飲醇基燃料、誤用誤食亞硝酸鹽、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和野菜野果的消費提示

          2023-04-05 10:16:56    來源: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作者:

          近日,個別地方發生誤用誤飲醇基燃料的中毒事件。同時,春夏之季也是誤用誤食亞硝酸鹽、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蘑菇等食源性中毒多發易發時段。為提高防范意識,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預防食源性中毒事件的發生,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特作如下食品安全消費提示:

          一、嚴防誤用誤飲醇基燃料


          (相關資料圖)

          醇基燃料是一種以甲醇、乙醇和丁醇等醇類物質為原料,通過不同比例配置所生產的一種新型燃料。多數情況下,醇基燃料與食用酒精均是透明無色液體,從視覺上不易區分。醇基燃料的氣味似酒精,根據成分配比的不同稍有差異,有時會帶有些許刺鼻氣味,但對氣味不敏感的人群從嗅覺上亦難分辨。加上部分采用甲醇為主體的醇基燃料,可能在口味上也和酒精類似,因而容易發生誤食。而甲醇有較強的毒性,一般地,攝入甲醇5-15 mL即可引起中毒,最低7-10 mL可導致失明,30-70 mL即有致死風險。中毒癥狀有:頭疼、惡心、胃痛、視力模糊以至失明,繼而呼吸困難,最終導致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為防止誤飲醇基燃料導致人身傷亡,原國家食藥總局2018年發布第18號公告,要求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盡量采購使用乙醇作為菜品(如火鍋等)加熱燃料;使用甲醇、丙醇等作燃料,應加入顏色進行警示,并嚴格管理,防止作為白酒誤飲。餐飲服務提供者對購買使用的醇基燃料要添加顏色警示、做好“醇基燃料,嚴禁飲用”“有毒燃料,不可食用”等醒目標簽標識,指定專人管理,專門存放,嚴禁同食用酒精、散裝白酒等食品混合存放。農村集體聚餐舉辦者或承辦者要從正規渠道購買飲用白酒,避免在農村集體聚餐中使用醇基液體燃料,并做好勿過量飲酒宣傳,謹防酒精中毒等事件發生。消費者購買白酒要通過合法渠道并索要票據,要慎重購買散裝白酒,飲酒后若出現身體不適須及時就醫治療。

          二、嚴防誤用誤食亞硝酸鹽(包括亞硝酸鈉、亞硝酸鉀)

          亞硝酸鹽主要有亞硝酸鈉和亞硝酸鉀,呈白色至淡黃色,粉末或顆粒狀,無臭,味微咸,易潮解和溶于水。亞硝酸鹽能將血液中正常攜氧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攜氧能力,導致人體組織缺氧。一次食入0.2-0.5克的亞硝酸鹽可引起中毒,3克會導致死亡。中毒癥狀有頭痛、頭暈、無力、心悸、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膚、粘膜發紺等,嚴重者意識朦朧、煩躁不安、昏迷、呼吸衰竭直至死亡。

          由于亞硝酸鹽在外觀上與食鹽相似,誤將亞硝酸鹽當作食鹽使用或食用,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為防止誤食亞硝酸鹽導致食物中毒,國家明令禁止餐飲服務提供者采購、貯存、使用亞硝酸鹽(包括亞硝酸鈉、亞硝酸鉀),嚴防將亞硝酸鹽誤作食鹽使用加工食品。消費者家中也不要采購、存放亞硝酸鹽,不要在家庭自制加工肉制品中添加亞硝酸鹽。同時,由于貯存過久、腐爛或煮熟后放置過久,以及剛腌漬不久的蔬菜中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也請不要食用。

          三、嚴防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和野菜野果

          春夏季正是野生蘑菇、野菜野果的生長季節,顏色鮮艷,形態各異。我省野生蘑菇、野菜野果種類繁多,分類廣泛,其中存在多種有毒品種,且不易鑒別。不同的有毒野生蘑菇、有毒野菜野果含有不同類型的劇毒毒素,即使微量攝入也很危險。大多數人在誤食后1-2小時內發作,輕者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嚴重者還會導致抽搐、痙攣、昏迷,甚至出現幻覺、溶血和肝臟損傷等嚴重癥狀。一旦發生誤食有毒野生蘑菇、有毒野菜野果中毒情況,應當盡快催吐,同時應立即送往有條件的醫院救治,以免延誤治療。

          預防有毒野生蘑菇、有毒野菜野果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不采、不食、不買、不賣野生蘑菇和野菜野果。消費者出游或者踏青在野外發現了野生蘑菇、野菜野果,不要隨意采摘,更不要食用。民間的試毒和防毒辦法如用高溫煮沸、銀針試毒等是沒有可靠的科學依據,是不可信的。

          各類食品生產經營者在購買食品原料時要嚴格落實原料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和臺賬登記制度,不得采摘、采購和加工經營野生蘑菇及其制品,不得采購、加工制作來源不明、不熟悉的野菜野果,嚴防其流入餐桌,確保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