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答復|關于打破蔬菜種業創新壁壘保障“農業芯片”安全的建議

          2023-08-15 17:30:13    來源:農業農村部    作者:

          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5888號建議的答復摘要


          (相關資料圖)

          凌濤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打破蔬菜種業創新壁壘保障“農業芯片”安全的建議收悉。經商科技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健全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

          種質資源是農業科技創新與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是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的戰略性資源。我部高度重視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一是加強種質資源普查收集。2015年以來我部組織開展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現已新收集各類蔬菜種質資源4.4萬份。同時健全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建成了以1個國家種質資源長期庫及其復份庫為核心、70個中期庫圃和214個原生境保護點為骨干的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體系,長期保存蔬菜等農作物種質資源超過53萬份。二是開展種質資源創新利用。“十三五”以來,我部組織對大豆、玉米、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種質資源進行鑒定,2022年進一步擴大到包括蔬菜在內的48類作物。三是加快推進資源信息共享利用。我部已制定出臺《農作物種質資源共享利用辦法(試行)》,推動資源信息共享利用,公告發布了首批可供利用農作物種質資源目錄,涵蓋48種作物2萬份資源,包括蔬菜種質資源800余份。連續4年遴選發布農作物十大優異種質資源,海蘿卜、得榮樹椒、楊三寨神韭菜等蔬菜入選。目前僅國家種質資源庫(圃)每年面向全國分發利用蔬菜等資源材料10萬余份次,田間展示優異資源1.2萬份,服務各地育種創新主體1500多家,為新品種選育提供了多樣化種質來源。

          二、關于提升蔬菜種業企業主體創新能力

          近年來,我部注重發揮優勢企業在種業創新中的主體作用,不斷強化政策扶持,支持企業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加快提升育種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一是構建國家種業企業陣型。2022年,根據企業創新能力、市場規模、發展潛力等指標,從全國7000余家農作物種業企業中遴選出69家優勢企業,構建“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的國家農作物種業企業陣型。其中京研益農(北京)、山東壽光、湖南湘研等12家企業入選國家蔬菜種業破難題陣型,聚焦少數主要依靠進口的種源,推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二是推動陣型企業與科研、金融、基地對接。支持科研單位與陣型企業對接,開展科技、資源、技術、人才戰略合作,共建產學研創新聯合體。鼓勵金融機構與陣型企業對接,推出更多種業金融保險產品,創新融資擔保方式,形成長期穩定支持。推動種業基地與陣型企業對接,優先保障用地需求,引導企業加大投資,共建現代化制種基地。2022年,國家級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總數達到216個,供種保障率由70%提高到75%,基本做到糧棉油糖、果菜茶藥全覆蓋。三是積極引進境外優異種質資源。我部不斷優化種質資源引進審批程序,審批期限從20個工作日壓縮到18個工作日,支持多渠道引進優異種質資源。

          三、關于做好科研機構和種子企業優化合作

          近年來,我部積極采取多種有力措施,推動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科研為支撐、產學研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育種創新體系建設。一是組織開展育種聯合攻關。2022年我部印發實施《國家育種聯合攻關總體方案》,攻關范圍涵蓋糧棉油糖果菜茶等52種重要作物。其中,支持天津、河北、山西、黑龍江、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四川、新疆等省份優勢蔬菜種業企業或科研單位牽頭,深化科企合作、協同創新,開展蔬菜育種聯合攻關,推動生物技術、信息技術集成應用,加快突破性重大品種選育,服務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二是健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我部堅持產業需求導向,聚焦作物、畜禽、水產等領域組建了包括種質資源、遺傳育種等崗位的50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其中大宗蔬菜、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涵蓋了大白菜、黃瓜、辣椒等主要蔬菜作物,通過整合跨學科跨區域跨部門優勢科技力量,聯合協作解決品種、栽培、病蟲防控、采后處理加工等蔬菜產業發展問題。三是搭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圍繞解決產業基礎性、行業性和區域性等重大問題,整合國內優勢科技資源,先后建立90多個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上千家企業、科研院校參與聯盟建設,形成科研攻關合力。其中,蔬菜科技與產業創新聯盟由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牽頭,與全國相關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同組建,協同開展蔬菜產業科技創新,解決蔬菜品種研發、示范推廣等產業問題,提升蔬菜產業整體創新水平。

          四、關于加大力度培養蔬菜產業專業技術人才

          我部認真貫徹落實科教興農戰略、人才強農戰略,以破解糧食安全戰略、種源自主可控等技術瓶頸為導向,加快布局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人才隊伍。一是壯大農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構建中央、省、地三級農業科研機構系統,地市級以上農業科研機構數量達974個,從事農業科技創新活動人員7.23萬人,其中聚集了大量的蔬菜科技創新團隊和人才。同時完善科研成果分類評價和激勵機制,更加突出對種質資源保護創新等基礎性研究的評價。二是完善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體系。2022年遴選發布80個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部省共建),包括北方果蔬有害生物綠色防控、南方豆類蔬菜種質創新與分子育種、蔬菜采后保鮮與加工、高山蔬菜生態栽培等蔬菜重點實驗室,促進了蔬菜產業國家與地方科技創新平臺的有機銜接,有效帶動了各地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三是加強農技推廣隊伍建設。構建了部省縣三級重大技術協同推廣機制,開展農技人員分級分類培訓,集成熟化引領性技術,推介綠色增產、節本增效主推技術,發揮引領性技術在推動產業增效和農業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國家大宗蔬菜、西甜瓜、特色蔬菜等三個產業技術體系在安徽岳西等地推廣山區生態型蔬菜,推動西甜瓜與蔬菜輪作套種、茄果類與豆類蔬菜避雨栽培等技術落地,幫助當地農戶實現脫貧增收。

          五、關于健全蔬菜種業管理機制

          近年來,我部不斷強化種業監管執法,聚焦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加大植物新品種保護力度,嚴格種子生產經營監督管理,持續規范市場秩序,不斷優化種業發展環境。一是加強種業知識產權保護。聯合公檢法等部門印發保護種業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指導意見,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于審理植物新品種侵權糾紛案件最新司法解釋和加強涉種刑事審判工作指導意見,推進行政與司法保護銜接,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違法犯罪行為。推動各地強化部門協作和區域協同,聯合開展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案例交流、案情通報、案件移送機制,提升種業知識產權監管執法效能。二是嚴格蔬菜品種管理。按照種子法有關規定,2017年我部頒布實施《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發布了第一批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目錄,包括大白菜、結球甘藍、黃瓜等29種作物,有效調動了蔬菜育種創新的積極性。針對登記作物“仿種子”問題,2021年我部以向日葵為突破點開展“仿種子”清理工作,并逐步擴大到甜瓜、黃瓜等蔬菜作物登記品種,目前已累計撤銷登記品種1379個,其中甜瓜、黃瓜品種430個。三是加強種子市場監管執法。連續三年開展全國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突出重點基地、企業和市場監管,強化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和可追溯管理,狠抓重點案件查處,嚴厲打擊套牌侵權違法行為。近三年全國各地立案查處涉種案件分別為5729件、6859件和6634件,形成了有力震懾。2022年,我部推出全國統一的品種DNA指紋庫公共平臺,為蔬菜種子市場打假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種業振興行動部署,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堅持問題導向,扎實做好蔬菜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提升和市場凈化等工作,營造種業振興良好環境,對蔬菜等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種源支撐。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23年7月24日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