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答復|關于將新疆建設成國家戰略后備糧倉的提案

          2023-08-31 16:25:20    來源:農業農村部    作者:

          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第02133號(農業水利類193號)提案答復的函摘要


          (資料圖片)

          張慧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將新疆建設成國家戰略后備糧倉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加強后備耕地開發利用

          近年來,我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大政策扶持,優化項目安排,支持新疆加強農田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支持新疆(含兵團)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配套水利設施。結合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組織包括新疆在內的14個省區開展鹽堿地普查,監測評估鹽堿荒(草)地開發利用潛力。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支持新疆改善農田設施,提高耕地地力和綜合產能。一方面,高標準建設農田設施。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的實施方案,在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繼續對新疆予以積極支持,加強田間灌排工程與灌區骨干工程等銜接配套。另一方面,科學開發后備耕地資源。研究編制鹽堿地綜合利用總體規劃和專項實施方案,指導新疆加強鹽堿地普查成果匯總和轉化應用,分區分類有序推進鹽堿地改造利用。

          二、關于推進科技創新驅動、主攻單產提高總產

          近年來,我部會同有關部門,聚焦重點、聚集資源,深入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產的內涵式發展路子。一是推進育種創新攻關。深入推進種業振興行動,自主培育一批超級稻、節水小麥、機收玉米、高產大豆等高產優質抗逆新品種。支持新疆建設小麥、玉米、棉花、特色農作物“四個百萬畝”制種基地。二是推進農機裝備創制應用。實施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3%。支持新疆建設糧棉和特色作物全程機械化技術示范區,推廣大型高端智能農機。三是推進適用技術集成應用。實施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推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融合配套,集成推廣高產高效技術模式,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產。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政策扶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進農業科技自立自強。一方面,推進以種業為重點的科技創新。選育高油高產大豆、耐鹽堿作物等急需緊缺品種,加快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以破解“一大一小”卡點難點為重點,創制應用先進適用農機,加快專用芯片、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自主研發。另一方面,推進農業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統籌推進農業技術前端研發、中端熟化、后端推廣,推動土壤治理、品種研發、投入品研制等各種單項技術集成配套、整體協同。

          三、關于提高農民種植糧油作物補貼水平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健全糧食生產扶持政策,讓種糧農民能獲利、多得利。一是穩定種糧補貼政策。穩定實施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等政策,加大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油菜擴種、耕地輪作休耕等補貼力度,對符合條件的種糧農民給予直接補貼。二是加大金融保險支持力度。創建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項目庫,創新開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興農撮合”活動,開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直通車。將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實施范圍擴大至全部產糧大縣。三是提升糧食規模化經營水平。支持新疆實施糧油規模種植主體單產提升行動,聚焦大豆、玉米等重要糧油作物,引導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集成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調動農民務農種糧和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積極性。一方面,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建立價格、補貼和保險聯動的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穩步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創新與糧食生產經營主體相適應的金融產品。另一方面,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推動中央預算內投資、省級統籌的土地出讓收益使用等向主產區傾斜,合理安排產糧大縣獎勵資金規模。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23年8月28日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