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老街艾香氤氳 非遺民俗人頭攢動 環球熱點
朱家角開啟“漢風奇妙夜”古猗園展現夏日“荷”滋味(引題)
古鎮老街艾香氤氳 非遺民俗人頭攢動(主題)
文匯報記者 史博臻 張天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龍船下水,長槳分波。菖蒲懸掛,雄黃落杯。又逢端午佳節,在彌漫艾草清香的老街、古鎮,民俗活動一項不落空、個個有講究,成為市民游客心頭的風景、囊中的收獲。
進入“時光隧道”,開啟古風奇妙夜
毛筆尖蘸取雄黃,輕輕點在小朋友們的額頭上;再用浸潤沐蘭香湯的艾草葉輕拂過脖頸;最后,為他們佩戴上裝滿中草藥的香囊。21日晚,這一整套傳統端午祈福儀式在朱家角古鎮課植園上演。
以此為開端,青浦區端午江南風體驗活動暨朱家角古鎮“漢風奇妙夜”生活節啟動,將延續至7月23日,市民游客可在古鎮體驗花舟水上巡游、漢風游園燈會、水上昆曲表演等多種逛吃看展活動。
槳櫓搖擺,水波蕩漾,夏夜中的朱家角又添了一分水鄉柔情;沿街林立的商鋪和穿行其間、搖扇納涼的人群,讓古鎮充滿煙火氣。據活動組織方相關負責人東寧介紹,步入端午游園會,市民游客首先會邂逅一位“不倒翁姐姐”,從她手中接過游園地圖,就可以開始打卡了。
經由一條五光十色的“時光隧道”,便進入到古今時空交疊的課植園,衣袂飄飄的身著漢服之人與時尚摩登的都市男女交織相會。從市區驅車前來的王女士牽著穿著漢服的一雙兒女看得津津有味,她告訴記者,小朋友們都很喜歡漢服,借著游園會的機會可以讓大家在休閑玩耍中學習傳統文化,在心底種下文化自信的“種子”。值得一提的是,穿漢服游園還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古鎮超過50家特色商戶為市民游客準備了進店專屬福利。
除此之外,古鎮上還能找到多款端午特色產品,好吃好玩一應俱全。例如,朱家角大清郵局推出端午小提燈,外形有粽子狀、有象征團圓的圓盤狀等,龍舟形提燈上還畫著歷史人物屈原;宛如小枕頭的“阿婆粽”,最受歡迎的是青浦特色黑豬肉餡兒的;現場還有投壺、射箭、放花燈等傳統娛樂項目可體驗。
據悉,今年端午假期,青浦區發布了“‘青’心薈聚‘粽’享歡樂——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菜單,全區11個街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推出約120場端午文化實踐活動,讓市民體驗節日在身邊、文化在日常。?
夏日“荷”滋味,甜蜜在口喜悅在心
荷花的美,一半在文人眼里,一半在“吃貨”碗里。古猗園是上海首座非遺主題公園,端午假期,古猗園小籠餐廳推出“荷香盛宴”。以荷、蓮、藕為主打食材,烹制出知己相逢的詩意共聚、情與味的妙趣融合。
以食之名,一席荷花宴,將東方風雅在此化成各色之味,與清風一同開席。古猗園餐廳行政總廚章宇康介紹,荷香盛宴包含八道冷菜、十二道熱菜以及兩道點心。“以往,我們追求在外形上模擬荷花蓮花,做到形似神似。今年,荷花荷葉都入菜了,既好吃又有創意。”比如,一款用嫩荷葉做“餃子皮”的蝦餃,還有一款用嫩荷花裹面糊油炸的“出水芙蓉”。菜品的名字也反復打磨,充滿詩情畫意:小荷尖尖角、蓮花魚米盞、夏夜觀荷景、夏美石榴包……當然,餐桌上少不了前幾年就火出圈的荷藕鮮肉小籠包。
季夏時節,風過云煙,十里荷香。古猗園還推出多種展現園林文化和非遺文化內涵的活動。廳堂展覽方面,古猗園與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合作在梅花廳舉辦“荷圖”當代工藝美術展,展現皮雕技藝和玻璃燒制技藝的魅力。另一邊,“市市如猗”國風市集好看好玩,圍繞荷蓮主題展開,與荷蓮有關的糖畫、面塑、剪紙、藥斑布、香囊等非遺民俗文化,一個連一個聚在一起,鉚足勁兒要留住人的腳步。還有限定款荷花雪糕等文創產品,從新穎的角度展現荷蓮之美。值得一提的是,古猗園從端午節至7月22日上線沉浸式夜游活動,參與的市民游客可在江南絲竹、古典舞等非遺表演的陪伴下,跟隨“荷花仙子”探尋夜間開花的睡蓮。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