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日本開始第二次明治維新?

          2023-08-01 09:15:32    來源:鳳凰網    作者:

          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拼的不僅是經濟,更是人才,所謂“千兵可得,一將難求”。


          (資料圖片)

          日本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少子化問題。出生率越來越低,“不戀、不婚、不育”的“三不女性”越來越多,使得日本政府為國家前景深感擔憂。

          日本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年輕人缺乏創業的勇氣,因為日本社會一直有兩個頑固的概念,一是“有錢才能辦公司”,二是“領工資比發工資舒坦”。

          如何改變日本社會保守、沉默的社會氛圍,營造出生機勃勃之氣,讓日本經濟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日本政府動出來的腦筋,便是網羅天下人才。

          過去幾年,日本推出了3種新的簽證制度來吸納各國人才:

          第一,找工作簽證。

          外國留學生在日本的大學畢業后,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滯留日本的簽證就會出現問題。這些留學生畢竟都是日本的大學里教育培養出來的,所以,日本政府覺得人才可惜,盡量讓他們留下。所以,出臺了一項政策,允許外國留學生在畢業后,給予最長1年的簽證,用于繼續找工作單位,或者自己尋求創業。

          第二,IT人才簽證。

          為了吸引更多的IT人才來日本工作,解決日本IT人才不足的問題。日本推出了針對各國IT人才的特殊政策,你只要在海外大學IT專業工作,或者在IT和通訊網絡公司有較長時間工作、且有一定研發成果,日本IT企業愿意雇用你,那么可以立即給予工作簽證,而且學歷高、成果優秀的IT人才,2年后就可以申請“永久居住”簽證(綠卡)。

          第三,高度人才簽證。

          對于獲得世界名校博士學位的外國人,或者有一定業績的碩士畢業者,在國際上獲獎的專業人才等,即可認定為“高度人才”。這些“高度人才”可以在日本企業工作,也可以在日本自己辦公司,一般1年后就可以申請“永久居住”簽證(綠卡)。

          日本用以上新簽證制度,網絡了不少海外人才。最鮮明的一個特點是,東京這幾年多了許多印度人,大多數是IT工程師。

          除了以上簽證政策之外,日本最近又多了一項新的簽證政策,叫“創業簽證”,也就是說,你有創業的想法或技術,想到日本來創業,那么,日本政府就可以給你“創業簽證”。

          這一簽證最早是在2018年推出的,但是,因為申請條件苛刻,所以很少有人申請。而在最近,日本政府決定放寬申請條件。以前,你想獲得“創業簽證”,首先你的創業計劃書必須獲得日本經濟產業省和創業地所在的地方政府的批準,同時需要創業者預先有一個經營辦公場所,投資至少500萬日元(約25萬元人民幣),再雇傭至少2名全職員工才有資格申請“創業簽證”。但是,從最近開始,創業計劃書的審核機構擴大到經濟產業省認證的風險投資機構(VC)和創業孵化器等民間企業,而且事先也不需要先租房雇人辦公司,而是給予外國人創業者6個月至1年的準備期,在準備期期間,就給予“創業簽證”。甚至東京都政府直接提供1500萬日元(約75萬元人民幣)的無息創業貸款,最長還款期可達10年。

          那么,在哪些城市可以申請“創業簽證”?

          日本現在開放的是16個城市(均為“國家戰略特區”),它們分別是:東京都(澀谷區)、橫濱市、仙臺市、福岡縣北九州市、新潟市、京都市、大阪市、愛知縣、神戶市、茨城縣、北海道、三重縣、福岡縣福岡市、岐阜縣、大分縣、兵庫縣、靜岡縣浜松市。

          也就是說,在上述16個城市里注冊創業公司,就可以獲得“創業簽證”,而“創業簽證”以后可以轉換成“經營管理”簽證。

          日本為了國家發展,把大門越打越開,把門檻也越降越低,有人把它稱為“第二次明治維新”。日本政府不僅以最優惠的補助政策,吸納世界半導體和AI企業投資日本,同時通過放寬簽證條件,吸納海外優秀人才。希望把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優秀的人才籠絡到日本列島,助推日本開啟新一輪的經濟高速發展期和社會變革,建設日本人與外國人的“共生社會”。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