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瞰”甘州暨“三抓三促”行動①|甘州:生態蝶變 綠色發展
文/侯洪建 劉楓 攝影/曹玉坤 周俊 申翌曉 劉惠玲 郭致仟張習武
(資料圖片)
漫步甘州區張掖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樹木蔥郁,波濤微瀾。水鳥在蘆葦叢旁翩躚嬉戲,與遠處巍峨的祁連群峰相映成趣。“現在這里變化很大!綠化越來越好,湖泊沿岸植被茂密,在這里騎行特別愜意。”每到周末,家住甘州區崇圣嘉園的張女士像往常一樣,相約騎友來到公園里拍照打卡。
國儲林基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張掖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位于黑河西岸的黑河灘。2017年以前,這里還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戈壁荒灘,有不少因砂石廠采砂挖石留下的大坑。據統計,當時這一帶最多有二十多家砂石料場,長久地無序采石挖沙導致黑河灘沙坑滿地、傷疤累累。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為提升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甘州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斷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這里的生態環境逐年向好。
國儲林基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我們把黑河灘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整體進行系統修復,通過關停砂石廠恢復裸地植被、改造大沙坑建成人工湖。采取恢復植被、營造景觀、生態修復等方式,將戈壁荒灘變成了濕地林地和休閑勝景。”甘州黑河林場副場長謝小龍說。
國儲林基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如今,張掖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占地面積6萬畝,換填土方1346萬立方米,配套灌溉管網1600公里,砂石料坑修復為蓄水塘壩23座1400畝,疏浚水系22.41公里,修建林區道路113.3公里,栽植各類苗木近2000萬株。這里“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成為市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為了保證樹木栽植成活率,黑河林場通過專人專專班責公園內林業資源管護,有效提高了林木保存率。2022年甘州區黑河林場被國家評為“森林康養基地”。
安陽鄉高原生態苗木儲備基地
走進甘州區安陽鄉高原儲備林基地建設項目,一排排青松鋪就的“綠色林海”一直延伸到祁連山腳下,與遠處冰川相得益彰;甘州城區街道兩旁綠樹成蔭、鮮花盛開,游客們紛紛拍照留念;北郊濕地蘆葦搖曳,茂密樹叢中回響著婉轉悅耳的鳥鳴……
元寶楓國儲林基地
來到位于甘州區人祖山口的元寶楓儲備林基地,滿灘遍野的幼苗正在發芽吐綠,放眼望去,尤為壯觀。
滋養這片林子的,就是污水資源化回用項目一期工程。坐落于儲備林附近的2號蓄水池,已注滿了經過處理的中水,微風拂過,碧波蕩漾。
2019年,張掖市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用,將飲用水源、黑臭水體、工業廢水、城鎮污水、農村污水“五水同治”,年處理能力3850萬方,全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100%。
甘州區充分利用張掖市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14萬噸污水的有利條件,變廢為寶,投資1.38億元實施污水處理廠污水資源化利用項目。項目建成后,中水回用率將達到70%以上。
“因干旱缺水,以前這里幾乎寸草不生,生態極度脆弱。2020年以來,我們充分利用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中水,規劃實施了10萬畝元寶楓國家儲備林項目,如今已變得郁郁蔥蔥。”張掖市甘州區青綠林草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王釗說。
萬畝常青林儲備基地
這一幅幅生機盎然的生態畫卷背后,是甘州區近年來全力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生動實踐。
——投資1.3億元,采取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截污納管等工程措施,完成對飲馬河、東環路蘆葦池、黃水溝、東泉干渠等四條黑臭水體綜合治理,被評為全國黑臭水體綜合治理示范城市;
國儲林基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嚴格落實河湖長制,設置區級河湖長30名、鄉鎮級河長52名、村級河長246名,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率達98.85%,農村污水處理率達79.5%,黑河地表水環境質量名列全國第一;
——扎實推進耕地保護和土壤污染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有效控制,全力推進廁所、垃圾、風貌“三大革命”,改造戶廁2186座,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目標,廢舊農膜、尾菜、畜禽養殖廢棄物和秸稈利用率分別達到85%、85%、90%和94%以上,全區土壤環境質量安全可控;
……
萬畝常青林儲備基地
如今,綠色已經成為甘州區經濟社會發展最動人的底色。探索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甘州區積極培育發展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的產業,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安陽鄉枸杞種植基地,紅彤彤的枸杞果掛滿枝頭,十幾位采摘工穿梭在田間,熟練地采摘成熟的枸杞。枸杞作為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兼具的經濟作物,成為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推動鄉村振興的“致富產業”。
“我們種了2000多畝枸杞,第一茬鮮果從6月開始采收,一直延續到10月,預計畝均產值達1.2萬元。”甘肅杞瑞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馮嘉琪說,公司在采摘高峰期可帶動周邊500余人就業。
2021年,全省首筆林業碳匯交易在張掖市完成,實現經濟收益460多萬元,意味著當地林業生態產品真正實現市場化,取得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更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找到了探索路徑。
國儲林基地(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一體推進‘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加快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步伐。”甘州區委書記李銳在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暨2023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表示。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甘州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在推進全面綠色轉型中繼續書寫甘州綠色篇章,“水清、岸綠、景美、人和”中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