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區東街街道交通巷社區: 創業帶就業 讓家庭婦女有個好“薪”情
(資料圖)
甘州融媒訊“平時除了接送孩子,我的工作就是自己在家做手工,我的薪金隨著我的心情在逐漸高漲。”轄區居民寶瑞高興地說。“喜歡手工的姐妹們歡迎來玩,學會了可以接訂單!”走進甘州區東街街道交通巷社區許靜老師工作室,許老師開心地介紹道,邊講邊現場指導20幾名婦女刺繡。
創業是富民之基,就業是民生之本,為進一步做好轄區居民群眾的創業就業服務,拓寬就業渠道,東街街道交通巷社區始終把促創業穩就業作為勞動保障領域的重點工作來抓,大力開展創業就業工作。
為讓轄區低技能、低收入人群擁有一技之長,更好地實現“家門口”就業,交通巷社區聯合“許靜手作--讓非遺文創釋放新活力”工作室開展手工制作就業活動,滿足轄區居民靈活就業需求。許靜是甘州刺繡的第四代傳人,也是扎染傳承人。因父母都是裁縫,她從小耳濡目染,從記事起就擺弄針線盒,“噠噠”的縫紉機聲是她的搖籃曲。“小時候我玩的沙包、毽子、布娃娃,都是我一針一線縫出來的,大人們看到了也夸我手巧呢。”久而久之,許靜的刺繡功底越來越好。她不僅能繡簡單花樣,還在刺繡作品中融入了敦煌飛天、沙漠駱駝、七彩丹霞等甘肅代表性元素,并且加入了扎染技藝。同時,她鼓勵更多女性,用雙手將自己對美的感知,一針一線、一刀一剪表達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轄區更多婦女多了一條致富路徑。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手把手教學講解,將手工編織工藝的基本知識、手法、技巧、花色搭配等技能手法教給學員。截止今年,工作室累計培訓婦女800多人,公益性親子培訓活動4場300多人,研學培訓13場1200多人次,帶動婦女居家就業30多人。
將創業與就業緊密結合,許靜在實現自身夢想的同時,也帶動了更多人實現就業,發揮出了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進一步拓展了轄區居民就業渠道,提高居民創業就業能力,有效促進了民生和諧改善,為更多轄區群體提供創業、就業的平臺和機會。(劉會 李旭琳)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