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麥后多模式復種 為農業增產增效賦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甘州融媒訊為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甘州區聚焦提高“種”經濟、提升“田”效益,積極應用現代技術措施,探索推廣小麥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麥后“糧+菜”、“糧+飼”、“糧+油”等多茬、復種、間作套種種植模式,推動了套種兩熟向復種兩熟的轉變,從而實現“一茬保供給、一茬促增收”,為農業增收增賦新動能。
在長安鎮長安村、八一村、上秦鎮上秦村等小麥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后茬復種示范點,麥后復種的娃娃菜、西藍花已經緩苗正常生長;在安陽鄉苗家堡村、高寺兒村、花寨鄉花寨村等小麥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后茬復種示范點,大型機械來回穿梭、機聲隆隆,農戶們正緊張地進行小麥秸稈滅茬、土壤旋耕、整地覆膜、滴灌帶鋪設等作業,為麥后復種油菜、毛苕子等二茬作物做準備。麥后復種高原夏菜或者飼草,有效解決了單種小麥收益低下的問題,復種一茬西蘭花保守估計可以增收2000元左右,復種飼草增收也在800元左右,復種綠肥還可以還田改良土壤,非常值得推廣。
“麥后復種,不但能夠提高廣大農戶的經濟效益,還能擴大村集體經濟收益。我們村小麥收獲完畢后,在土地墑情合適的情況下,村兩委針對油菜復種情況,到地頭給種植戶提供全方位技術服務,在監督農機生產安全的同時,確保復播工作順利完成。”苗家堡村黨支部書記介紹時說。苗家堡村將在穩糧政策條件下,進一步優化種植模式,大力推廣麥后復種油菜等多元化種植模式。同時,充分挖掘耕地、農閑田等各類土地資源潛力,立足氣候、水土等自然優勢,采用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多渠道拓寬增收路徑,為產業富民注入源源不斷地內生動力。
甘州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師偉杰介紹,今年甘州區共種植小麥4.02萬畝,目前已收獲接近尾聲,預計麥后復種面積約1.5萬畝,主要以蔬菜、飼草、油菜等農作物為主。“連日來,農技中心技術干部搶抓小麥收割后的有利時機,深入各鎮、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強化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優先選擇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參與,在小麥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種植的基礎上,開展小麥收獲后不同復種模式示范:(糧+菜)小麥收獲后復種西藍花、娃娃菜等蔬菜作物;(糧+油)小麥收獲后復種油菜等油料作物;(糧+飼)小麥收獲后復種玉米、毛苕子等飼草作物;提升耕地輪作的規模化、組織化、標準化水平,確保前茬穩糧、后茬增效。”
至目前,甘州區已復種娃娃菜、西藍花、飼草等7850 畝,沿山區復種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預計8月中旬全面完成復種任務。(石作雄)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