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精選:光伏規范名單終落地 129家企業通過核驗 業內預計提質增效工作加碼
據工信部網站昨日發布公告,根據《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及《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的規定,經企業提交自查報告、地方審核、專家評審、現場核實、地方復核、網上公示等程序,現將現行有效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前十二批)、光伏制造行業規范企業變更公告信息予以公告。
此次發布有效符合條件的企業共有129家。有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稱,本次公告的企業名單不涉及新企業的申請審核,是對前十二批已公告規范名單企業的動態管理。
(資料圖)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據工信部網站信息,上一次發布光伏制造業合規企業名單為2023年12月。據當時發布,有效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前十一批)的企業一共有197家,第十二批企業有12家,合計209家。如果以此計算,動態管理下撤銷合規核驗的企業占比超過三成。
此外,亦有多家頭部企業生產基地未進入合規企業名單中。有企業人士稱,該名單申報條件是運行滿三年,此次公布的一批是2023年申報,因此部分新建產能于2024年及之后提交申報的,或需要等到下一批(新增名單)公示。
今年9月,工信部首次發布擬公告現行有效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前十二批)公示信息。據業內人士稱,此次重點審查了2024年生產經營、研發及技改投入、工藝技術水平、資源綜合利用及能耗、質量管理和知識產權等方面情況,充分考慮2024年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并對不能保持《規范條件》要求的企業予以撤銷。
分區域看,江浙兩省依然是國內光伏制造大省,江蘇省符合條件的企業數量最多,有35家,浙江省為21家,兩省合計達56家,且集中在電池、組件和逆變器等下游和輔材環節,如天合光能(688599.SH)股份有限公司(組件)、常熟阿特斯(688472.SH)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組件)、固德威(688390.SH)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逆變器)等。
分環節看,名單中多晶硅企業有10家,其中包括通威股份(600438.SH)旗下3個硅料生產基地,即內蒙古通威高純晶硅有限公司(多晶硅)、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多晶硅)、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多晶硅)。此外,亞洲硅業、大全能源(688303.SH)、東方希望、新特能源(01799.HK)、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多晶硅)等主要硅料廠商在列。
業內分析人士稱,本次公告企業的動態管理是貫徹落實《規范條件》的重要舉措,也是未來相關主管部門推動行業提質增效工作的重要依據,對進一步引導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此次《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為2024年11月發布,在技術指標、產能利用、生產能耗等方面較此前版本提出新標準要求。以電池環節為例,作為N型技術普及后的首版文件,規范條件將新建單晶硅光伏電池、組件項目平均效率指標分別由23%、20%提升至新建P型電池、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新建N型電池、組件效率不低于26%、23.1%。業內主流N型TOPCon平均效率為25%,此次修訂規定新建N型電池效率不低于26%,大幅提高新建電池項目門檻,可有效遏制產能重復建設。
該版本《規范條件》最受關注的,是提高資本金比例要求,將“新建和改擴建多晶硅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30%,其他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20%”修改為“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30%”,以此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
需要注意的是,《規范條件》版本在更新的同時,不合規范的企業也在同步被撤銷資質。此前,工信部發布多批次《撤銷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企業名單》。在2023年12月發布的第七批撤銷名單中,包括了內蒙古盾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多晶硅)、山東力諾太陽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電池)等14家企業。
編輯:qysb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