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憑證結轉順序是什么?會計憑證沖銷是什么意思?
會計憑證沖銷是什么意思?沖銷是會計核算的概念,指相互抵消的意思,即對錯誤的會計記錄進行沖抵,使其相互在對等額內終止確認。簡單來說,就是按照原來的分錄,做一筆相反的分錄,或者做一筆相同的負數分錄,使原來的賬務處理為零 。
沖銷和結轉不是相同的概念,結轉是指期末結賬時將某一賬戶的余額或差額轉入另一賬戶。結轉涉及兩個賬戶,前者是轉出賬戶,后者是轉入賬戶,一般而言,結轉后,轉出賬戶將沒有余額。
簡單來說,就是按照原來的分錄,做一筆相反的分錄,或者做一筆相同的紅字分錄,把原來記的賬消去或者說對已經做了記錄的科目進行清零 。
基本解釋
1:減去賬面上資產價值的部分或完全損失的數額。如:把已廢棄的存貨從賬面上沖銷。
2:在商品交易所或證券交易所賣出原先買進的期貨和證券。
3:“中和干預”又叫沖銷式干預,它是政府管理匯率的重要政策之一,也稱沖銷政策。央行干預外匯市場后為彌補對貨幣供給的影響而采取的沖銷(Sterilization)手段。
詳細解釋
1. 在賬務處理中,沖銷就是將兩個因素一樣,形成的原因一樣,但由于記賬錯誤形成的兩筆分錄進行對沖 ,以便將原來的錯誤處理完畢而做的工作, 找到不對賬的原因及對應的科目,然后對錯誤的科目進行正負對沖就行了,然后再做正確的,比如“+1”與“-1”就是對沖,就平了,一切為零,然后再做個正確的分錄就把賬平了。
2. “中和干預”又叫沖銷式干預,它是政府管理匯率的重要政策之一,也稱沖銷政策。它是指中央銀行進行數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國外和國內資產交易,以抵消外匯干預對國內貨幣供給的影響。對外匯干預進行沖銷和不進行沖銷的影響有以下四種:當中央銀行購入國外資產,但不進行沖銷時,中央銀行的國外資產和國內貨幣供給同時增加,中央銀行的國內資產不變;當中央銀行購入國外資產,并進行沖銷時,中央銀行的國外資產增加,國內資產減少,國內貨幣供給不變。當中央銀行出售外匯,但不進行沖銷時,中央銀行的國外資產和國內貨幣供給同時減少,中央銀行國內資產不變;當中央銀行出售外匯,并進行沖銷時,中央銀行的國外資產則增加,國內貨幣供給不變。
企業會計憑證需要注意的
一、形式絕對重于實質,有票絕對勝過無票
盡管總局所得稅司在答網友問時提到這么一點,即使無發票,只要提供真實合法憑證,依然可以扣除,但中國的事情絕非想象的這么簡單,稅務局永遠不會急納稅人所急,想納稅人所想,現官不如現管,沒票的統統調增應納稅所得額的做法在全國大地盛行,而且長盛不衰。起碼筆者見到的類似稅務處理占大多數,而且也有總局的政策依據,即80號文,不符合規定的票據不得作為稅前扣除憑證。
所以我覺得很奇怪,所得稅司的家伙難道不知道這么個文?還在那忽悠著我們善良的納稅人,真以為沒有發票也可以扣除了?
無論是目前的稅務事務所鑒證還是稅務檢查,只要看到沒有發票的且涉及損益類科目的,不象我這樣心慈手軟的,莫不調增所得額,
試想,當初你為了省幾個點的營業稅,如今到要付出25%的企業所得稅,這樣慘痛的教訓,財務人員要時常在老板面前敲敲警鐘,而且要警鐘長鳴。嚴格要求應取得發票的統統取得發票,否則不予報銷。
二、特殊情況特殊處理,隨機事宜隨機處置
那么有的情況下取得不了發票怎么辦?比如款子預付出去了,但對方因為種種問題就是不給發票,或者建筑商墊付資金,建設方遲遲不付,建筑商就是不給票,怎么辦?
這個時候就要權衡利弊了,哪個利大,哪個弊大,如果說取得不了發票導致稅收損失,與賴帳的損失一比較,前者大,那你就想辦法弄票唄,和人家好好協商,把票要回來,有的時候還可以去稅務局代為開具嘛,到稅務局代為開具麻煩,那就去勞務公司或當地縣鄉政府處代為開具,不要因為賴點錢又被法院起訴又被稅務局逼債。
三、發票防偽事關重要,鑒別真假事在人為
一些小數額的發票倒也無所謂,但是數額達到萬元以上,或者說10萬元以上的,還是要上網鑒別個真假,現在各地國稅局也好,地稅局也罷都有網站,而網站基本上都開通了發票防偽功能。
雖然說納稅人并沒有鑒別發票真假的義務,但問題是出了事,還是納稅人倒霉,有家船務代理公司因為稅負太高,于是開了近百萬的假發票給船主,船主一直是由這家代理公司開票入帳的,也習以為常了,哪里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貍貓換太子,真票變假票了,不要以為稅務局是呆子,假票上百萬就給查出來了,開票的自然按偷稅處理,補稅罰款,這受票的也逃不了干系,全額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幸好稅務局通情達理,善意取得的發票不按發票管理辦法中的未按規定取得發票處罰,而且告知向開票的索要真票后再調減應納稅所得額,但你說這不是折騰人嘛,所以說數額大的普通發票最好留個心眼兒,而且鑒別發票真偽也不花錢,到稅務局網站上鑒別一下即可。
四、發票與稅收唇齒相依,受票和稅政相輔相成
接受發票,盡管你接受的是真發票,但是卻并不一定就能扣除,這個時候需要一個稅收知識,比如南通一家公司租賃一臺設備給淮安一家公司,這個票就要由南通稅務局監制的,因為租賃設備的納稅發生地在出租公司,相反如果是南通公司在淮安買了塊地,爾后租給淮安公司,這個票就要由淮安稅務局監制,再比如建筑業發票,必須在建筑工地所在地開具,你別為了省幾個小錢跑到網上買別的地方的建筑業發票入帳,傻到這一步,我都不好意思說了。
還有餐飲發票,并不是就一定要稅收調整,比如差旅費,出差不可能餓著肚子出差,肯定要吃飯,甚至還要喝二兩小酒,這個發票就不需要入業務招待費,入差旅費是可以的。
結算分割單可作為合法會計憑證
企業單位只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就會取得收入和所得,相應產生納稅義務,必須依法納稅。作為如實、客觀記錄企業單位生產經營業務情況的會計核算資料,也就成為計算征收稅款的重要依據。因此,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置賬簿,根據合法、有效憑證記賬,進行核算。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件,應當報送稅務機關備案。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的規定抵觸的,依照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有關稅收的規定計算應納稅款、代扣代繳和代收代繳稅款。賬簿、記賬憑證、報表、完稅憑證、發票、出口憑證以及其他有關涉稅資料應當合法、真實、完整。這就是說,稅收征收法律法規只是要求納稅人應當設置賬簿,根據合法、有效憑證記賬,進行會計核算,并要求會計核算資料應當合法、真實、完整,以便正確計算征收稅款,至于如何進行會計核算,具體依據什么憑證核算,不是由稅收法律法規所規范的,而應由會計法律法規來規范。
會計法律法規規定,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賬簿,并保證其真實、完整。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任何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處理經濟業務事項時,必須填制或者取得原始憑證并及時送交會計機構。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原始憑證的內容必須具備:憑證的名稱,填制憑證的日期,填制憑證單位名稱或者填制人姓名,經辦人員的簽名或者蓋章,接受憑證單位名稱,經濟業務內容,數量、單價和金額。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必須蓋有填制單位的公章。從個人取得的原始憑證,必須有填制人員的簽名或者蓋章。自制原始憑證必須有經辦單位領導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員簽名或者蓋章。對外開出的原始憑證,必須加蓋本單位公章。一張原始憑證所列支出需要幾個單位共同負擔的,應當將其他單位負擔的部分,開給對方原始憑證分割單,進行結算。原始憑證分割單必須具備原始憑證的基本內容。會計機構、會計人員要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會計人員應當根據審核無誤的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會計報表應當根據登記完整、核對無誤的會計賬簿記錄和其他有關資料編制,做到數字真實、計算準確、內容完整、說明清楚。
綜上所述,對于單位提供的會計核算資料應當“合法、真實、完整”這一要求,會計、稅收法律法規規定是一致的,但要獲得合法、真實、完整的會計核算資料,首先必須取得合法、真實、有效原始憑證。
會計憑證結轉順序
首先按業務發生時間順序完成憑證錄入后,進行下列會計處理工作:
1.計提工資:按生產工資,銷售工資,研發工資,管理工資分別計提
2.發放工資:扣社保個人應繳,扣個人所得稅,再現付轉付工資
3.計算印花稅:按月度購進金額和銷售金額合計計算
4.計算營業稅費及附加:按月度應納增值稅和免抵稅額計算附加稅費(即城市建設稅,教育附加費,地方教育附加),按半年度營業收入計算堤圍防護費
5.錄入上期申報并審批的免抵退稅額:即兩借一貸.借方:應收出口退稅(應退稅額),借方: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免抵稅額);貸方:出口退稅(免抵退稅額).
6.計提廠房租賃費:按生產車間,辦公區域分攤計算(如果計提水電費以可采用分攤方式).
7.計提折舊(計算凈值):按固定資產明細項目及用途(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研發支出)進行折舊
8.攤銷無形資產,商譽,長期待攤費用:按各類項目及用途(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研發支出)待銷
9.研發領用材料:按研發投入材料總額對應研發領料單明細
10.生產領用材料:按生產耗用材料總額對應生產領料單明細
11.結轉制造費用:將租賃費,耗用水電費,易耗維修品,折舊費,待攤攤銷等轉入生產成本無余額
12.結轉研發支出:將研發支出八大費用轉入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無余額
13.結轉生產成本:將生產原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轉入產品商品成本一般無余額
14.結轉在產品:上期在產品留存,計算本期在產品結存,本期轉入商品成本在產品.無特別要求:不需此項工作
15.結轉商品成本:按銷售相關商品別類,計算所屬商品成本并按內銷和出口分別轉入營業成本
16.計算所得稅費用:按每季度利潤總額(應稅所得額)計算企業所得稅
17.結轉期間損益:結轉本期全部收入(營業收入,營業外收入),
結轉本期全部成本(商品營業成本,海運成本,進項轉出成本,海關代征成本),
結轉本期營業稅費及附加(即城市建設稅,教育附加費,地方教育附加,堤圍防護費之和),
結轉本期全部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支出),
結轉本季所得稅費用(企業所得稅),結轉入本年利潤
18.結轉本年利潤:將本期計算的本年利潤轉入未分配利潤
19.會計憑證裝訂歸檔.憑證,賬簿,報表保管期限為10年.出口貨物單證備案,資料整理歸檔:保管期限為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