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推薦:導致美國消費者起訴糖果公司的二氧化鈦是什么
食品伙伴網訊近日,某品牌的一款經典糖果被美國消費者訴訟,稱該款糖果中二氧化鈦(E171)含量過高,可能導致人體DNA發生改變,還可對大腦等器官造成損傷。那么,二氧化鈦到底是什么,是否真的會導致人體器官受到損傷,食品伙伴網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二氧化鈦是什么?
(相關資料圖)
二氧化鈦也叫鈦白粉,作為著色劑被廣泛用于食品加工。它不溶于水、鹽酸、稀硫酸和有機物溶劑,可以在氫氟酸中緩慢溶解。作為為數不多的白顏色的食品著色劑,它可以增加食品的光澤度和白度,提升產品的感官,被廣泛應用于在糖果巧克力、糕點、食品補充劑、烘焙裝飾物等產品中,尤其是糖果涂層、巧克力包衣等產品,二氧化鈦一直是調色首選。
不僅食品,二氧化鈦還被廣泛應用在油漆、藥品和化妝品中。女生夏日必不可少的防曬霜中,基本都可以看到二氧化鈦的身影。
二氧化鈦在食品中使用是否安全?
目前大部分主流國家允許在食品中添加二氧化鈦。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沒有規定二氧化鈦的ADI值。
二氧化鈦被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批準作為食品著色劑使用,允許使用的范圍很廣。二氧化鈦用于糖果和巧克力制品包衣等產品類別時可以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有使用限量要求的產品類別允許添加量在0.5 g/kg~10 g/kg之間。
美國將二氧化鈦列為免于認證的色素,且未規定具體使用的食品類別,使用限量統一要求為1%。
澳新批準二氧化鈦按照GMP用于糖果裝飾物、糖果涂層等多個食品類別中。
日本批準二氧化鈦用作著色劑,未規定適用范圍和使用量。
歐盟委員發布修訂單取消二氧化鈦在食品中使用的授權
此次美國消費者對糖果公司提起訴訟,是依據2021年5月歐洲食品安全局食品添加劑和調味料專家小組的一份報告。該小組專家表示,雖然食用二氧化鈦顆粒后人體的吸收能力較低,但其會在體內積聚,不能排除二氧化鈦的遺傳毒性問題。在綜合考慮現有科學研究和數據后,小組得出結論,二氧化鈦不再被認為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劑。另外,歐盟將二氧化鈦列入了二類疑似致癌物(對于實驗動物的致癌性明確,但是沒有充分的證據可以證明對于人類有致癌作用)。一般情況下通過食物攝入的二氧化鈦不會致癌,如果長時間處于高濃度二氧化鈦可吸入的環境下,有可能對于機體產生不良影響。
這里一定有伙伴有疑問,歐盟已經禁止二氧化鈦使用了嗎?根據歐盟委員會2022年1月發布的修訂單,取消二氧化鈦在食品中使用的授權。截至2022年8月7日前,按照原法規生產的添加二氧化鈦的食品可以繼續投放市場,此后,已投放到市場的產品可以銷售至保質期結束。
其實,歐盟委員會并不是第一個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二氧化鈦的。歐盟成員國法國早在2018年11月就發布相關規定,要求法國在售的任何食物中都不能含有二氧化鈦,該規定有效期目前已延續至2022年底。
結語
鑒于歐盟委員會已明確取消二氧化鈦在食品中使用的授權,后續是否還會有其他國家修訂二氧化鈦在食品中使用的規定,食品伙伴網將對此持續關注。建議生產經營企業持續關注食品伙伴網,后續我們將及時為大家分享相關的監管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