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全球觀焦點:貴州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關于公開征求《貴州省糧食收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2022-08-10 17:44:19    來源:貴州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作者:   編輯:qysb005

          為加強糧食收購管理,規范糧食收購市場秩序,保護糧食生產者、收購者、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根據《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貴州實際,我局組織編制了《貴州省糧食收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均可提出意見和建議。有關意見建議請于2022年8月22日前書面反饋我局(電子文檔請同時發至聯系人郵箱)。


          (資料圖)

          聯 系 人:貴州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處 文地

          聯系電話:0851-86823640

          傳 真:0851-86823640

          電子郵箱:506429395@qq.com

          通訊地址:貴州省觀山湖區林城西路盤江集團A棟3號樓605房

          附件:貴州省糧食收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貴州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2022年8月8日

          貴州省糧食收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糧食收購管理,規范糧食收購市場秩序,保護糧食生產者、收購者、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根據《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糧食,是指小麥、稻谷、玉米、雜糧及其成品糧。所稱糧食收購,是指向種糧農民、其他糧食生產者或者糧食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批量購買糧食的活動。

          第三條 在本行政區域內從事糧食收購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非法人組織(以下簡稱糧食收購者),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 糧食收購活動應當遵循合法、自愿、公平、誠信的原則,不得損害糧食生產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以及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減少糧食損失浪費。

          第五條 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糧食收購的行政管理和行業指導,監督有關糧食收購的法律、法規、政策及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

          發展改革、財政、市場監管、農業發展銀行等部門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糧食收購相關工作。

          第六條 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能,積極引導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持續提升服務企業、農民水平。

          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配備與糧食收購管理工作相適應的人員和場所,保障工作經費,保障器材設備。

          第二章 糧食收購企業備案

          第七條 從事糧食收購的企業(以下簡稱糧食收購企業)應向收購地的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備案內容包括企業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地址、負責人及倉儲設施等。

          收購地涉及省內多個縣(市、區)的,糧食收購企業可以選擇省內其中一個收購地的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備案。

          第八條 糧食收購企業應當具備與其收購糧食品種、數量相適應的能力。

          第九條 糧食收購企業備案,應當向收購地的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營業執照復印件;

          (二)倉儲設施的產權證明或者有效租賃合同;

          (三)檢化驗儀器和計量器具配備情況的相關材料或委托檢驗合同協議文本;

          (四)檢化驗技術人員和保管人員配備情況的相關材料或委托檢驗機構情況。

          第十條 糧食收購企業可以通過現場、信函、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方式備案。

          第十一條 糧食收購企業應當在從事糧食收購活動前或收購糧食后15個工作日內完成備案。備案內容發生變化的,應當在備案內容變更后15個工作日內完成變更備案。

          第十二條 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堅持公開透明、靈活高效、便民利企的原則,及時做好糧食收購備案信息收集整理工作。

          第十三條 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現場接收糧食收購備案材料,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當場接收,接收即為備案;材料不齊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場一次性告知備案企業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通過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網絡方式接收備案材料的,應于1個工作日內予以備案或者一次性告知備案企業需要補證的全部內容。

          第十四條 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其政府部門網站公示糧食收購備案的依據、所需的全部備案材料、備案流程等信息,提供有關備案材料的填寫示范文本。

          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不得要求糧食收購企業提供與糧食收購備案無關的材料。

          第十五條 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在辦理糧食收購備案時,不得收取費用。

          第十六條 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每季度將本轄區內糧食收購企業備案情況匯總上報至上一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 ?

          第三章 糧食收購行為規范

          第十七條 糧食收購者應當按照國家糧食收購政策、糧食質量標準及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糧食收購活動;在糧食應急狀態期間,應當執行國家和省的應急管理規定。

          政府儲備收購應當執行《政府儲備糧食質量安全管理辦法》有關規定。

          第十八條 糧食收購者收購糧食,應直接告知售糧者相關要求并現場公告收購糧食的品種、價格和質量標準。

          糧食收購者收購糧食,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質量檢驗,確保糧食質量安全。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應作為非食用用途單獨儲存,不得流入口糧市場和食品加工渠道。有關情況應向當地縣級糧食行政主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報告。

          糧食收購者收購糧食應按質論價,不得損害農民和其他糧食生產者的利益;應及時向售糧者支付售糧款,不得拖欠。

          糧食收購者不得采取欺詐、囤積居奇等非法手段操縱糧食價格;不得接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的委托代扣、代繳任何稅、費和其他款項。

          第十九條 糧食收購企業應向收購地的縣級糧食行政部門定期報告糧食收購數量等有關情況。

          跨省收購糧食,應向收購地和糧食收購企業所在地的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定期報告糧食收購數量等有關情況。

          第二十條 國有糧食收購企業應帶頭執行國家糧食政策,積極入市收購糧食,做好政策性糧食收購工作,服從和服務于糧食宏觀調控。

          第二十一條 糧食收購相關貸款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 糧食收購企業應執行國家糧食流通統計制度,規范建立糧食經營臺賬,并將糧食購進、銷售和儲存等基本數據和情況按規定上報至所在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對涉密信息的傳輸、處理、儲存等嚴格遵照有關保密規定執行;對涉及商業秘密的資料,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依法予以保密。

          糧食經營臺賬的保留期限不得少于3年。

          第四章 糧食收購服務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建立健全被污染糧食收購處置長效機制,因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不符合質量標準或食品安全指標的糧食,按屬地原則,由縣級人民政府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責制的要求組織收購處置。

          第二十四條 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對糧食收購者開展技術服務和培訓指導,通過組織現場培訓、播放視頻教程、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推廣科學儲糧、節糧減損等新技術新規范應用。

          第二十五條 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積極搭建農企對接平臺,發揮糧食交易中心的公益性服務作用,為糧食生產者和收購者提供交易服務。

          第二十六條 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持續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建設,指導、支持糧食收購者改善倉儲設施條件。

          第五章 糧食收購監管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加強本行政區域內糧食收購活動以及執行國家糧食流通統計制度情況的監督檢查。

          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在監督檢查過程中,依法行使下列職權:

          (一)進入糧食經營場所,查閱有關資料、憑證;

          (二)向有關單位和人員調查了解相關情況;

          (三)檢查糧食數量、質量和儲存安全情況;

          (四)檢查糧食倉儲設施、設備是否符合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

          (五)查封、扣押非法收購或者不符合國家糧食質量安全標準的糧食;

          (六)查封、扣押用于違法經營或者被污染的工具、設備及有關賬簿資料;

          (七)查封違法從事糧食經營活動的場所。

          第二十八條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糧食經營活動中的擾亂市場秩序、從事違法交易以及價格違法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第二十九條 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采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開展糧食收購單獨檢查和跨區域、跨部門聯合檢查。加強糧食收購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信用監管,及時將行政處罰信息共享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貴州),信用中國(貴州)網站,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貴州)記于企業名下向社會公開。

          第三十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向糧食行政管理、市場監管等部門舉報。相關部門接到舉報后應當及時核實處理,并為舉報人保密,對核查發現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責任單位和個人要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大豆、油料和食用植物油的收購活動,適用本辦法第二章以外的規定。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由省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網上調查征集鏈接:http://lshwzcb.guizhou.gov.cn/opinion/202208/tOpinion_11987.html

          標簽: 行政管理部門 管理辦法 征求意見稿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