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今日播報!糖精+石蠟,板栗甜又亮?我們做了組實驗,有圖有真相

          2022-10-27 10:00:15    來源:南京市場監管微信號    作者:

          秋日山野黃,吹來栗子香。路邊沙沙作響的糖炒栗子總能用熱氣和香氣給人甜蜜溫暖的治愈,但最近有傳言稱,不良商家會添加石蠟和甜味劑來增加板栗的光鮮油亮和甜度以此提升栗子的賣相,這是真的嗎?為此,我們做了組實驗。

          01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栗子“光鮮油亮”

          是因為添加了石蠟?

          其實,用麥芽糖炒栗子是更為正宗的做法,但大多數商家使用的是白砂糖或者紅糖。此類食品級糖可制作成糖稀,在炒制過程中加入糖稀,融化的糖會包裹于栗子表面,就可以防止干栗子在炒制的過程中水分蒸發,還能填補黑沙之間的縫隙,栗子受熱更加均勻,高溫下產生的美拉德反應也會讓栗子的色澤更加鮮亮。

          那么,石蠟的效果真的優于傳統的糖稀嗎?我們來看組對照實驗:

          將栗子隨機平分成兩份,一份加入低濃度糖稀炒制,另一組加入石蠟炒制,從下圖可以明顯看出兩者之間的區別:低濃度糖稀炒制的栗子光澤鮮亮,但石蠟炒制的栗子不僅鮮亮,還色澤均勻。

          實驗結果顯示,高濃度糖稀炒制的栗子雖然在亮度上和石蠟炒制的不相上下,但是色澤不均勻,且表面黏糊糊的。總體而言,高濃度糖稀炒制的栗子其賣相劣于石蠟炒制的栗子。

          02

          糖炒栗子能否添加石蠟?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要求,食品級石蠟只能作為加工助劑使用。在食品生產過程中,使用時應具有工藝的必要性,石蠟的功能為脫模劑,使用的范圍為糖果、焙烤食品,而板栗炒制沒有工藝的必要性,因此在栗子炒制過程中不允許添加。若長期大量服用可能會導致出現食欲減退、脂溶性維生素吸收減緩、身體機能下降等現象。

          工業級石蠟,品質不純,含有重金屬、硫化物、多環芳烴等。若過量攝取,易損害腦神經和肝臟等器官,直接危害身體健康。

          03

          栗子“太甜”是因為甜味劑?

          市場上,還有不法商家會用糖精鈉或者甜蜜素取代食品級糖,糖精鈉的甜度約是蔗糖的500倍,甜蜜素的甜度約是蔗糖的50倍,可大大節約生產成本。

          經實驗對比,加入甜味劑炒制后的栗子表殼甜膩,后味苦澀;加入糖稀炒制后的栗子有濃濃的焦糖香,甜度適中,味道香甜。

          此外,栗子香甜的關鍵也在于原料的挑選,比如河北遷西板栗,這里的板栗一般都是自然成熟,所以這種板栗含糖量比較高,水分少,吃起來也香甜軟糯。

          04

          如何選購板栗?

          01色澤鮮亮需謹慎

          栗子應用麥芽糖和植物油炒制,顏色正常且“不過度”。如果外表過于鮮亮,且放置一段時間后顏色依舊不褪,需警惕是否加入石蠟。除了觀察色澤外,買之前可以用紙巾擦一擦,若沒有油漬則可放心購買。

          02光滑不粘手需謹慎

          正常的栗子摸起來較粘手,不是特別光滑。若栗子的外觀過于黃亮,摸起來非常光滑,這可能是加入了石蠟所致。

          03溫水浸泡出“油”需謹慎

          石蠟在50℃以上的水中會融化成油狀物。可用熱水浸泡購買的栗子,若有油狀物漂浮在水面上,可能加入了石蠟。

          04先甜后澀需謹慎

          購買栗子前,我們可以先嘗嘗味道,若栗子先甜后澀,這可能是“糖精栗子”。

          05開口的栗子需少吃

          栗子不容易被炒爆,且人工劃開的栗子口統一規整。開口栗子在糖炒后會更有黏性,也更容易沾染塵土或者其他有害物質(比如石蠟)。

          06三高患者需少吃

          板栗的淀粉含量高,三高人群更不可貪戀美味。每天5~10粒淺嘗即可,否則會影響血糖穩定,引起身體不適。

          07正規途徑購買

          購買栗子應選擇正規商超,并保存相應購物憑證,規避食品安全風險。

          08嘗試栗子新吃法

          除糖炒栗子外,還可嘗試蒸栗子、煮栗子、燉栗子等,這樣既不會增加額外的衛生風險,其營養物質也更容易吸收。

          編輯:qysb005

          標簽: 糖炒栗子 食品安全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