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植保產品行業聯盟:殺蟲劑處理的土地面積預計將增加一倍
(資料圖片)
到今年年底,這一面積將達到3910萬公頃。而對于巴西種植的二季玉米,這一面積將增長177%,達到3280萬公頃。這些數據來自咨詢公司Kynetec專門為巴西植保產品行業聯盟(Sinveg)進行的定期調查,涉及該國種植的兩種玉米作物。
Sindiveg的執行理事Eliane Kay表示,″玉米黃翅葉蟬的學名是Dalbulus maidis,它的大小只有半厘米,卻能對作物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害。它除了以植物的汁液為食外,還會傳播一種細菌——在種植的最初生長周期中造成植物的發育不良,但其癥狀只在生產階段表現出來″。
巴西農科院(Embrapa) 研究表明,玉米黃翅葉蟬的存在會使每株玉米地上部分的干重減少40%,根的體積減少62%。
農戶們對這種影響的擔憂也正反映在數據中:在對玉米黃翅葉蟬的防治中,農化產品處理面積已從2021年的1954.8萬公頃增加到2022年的3907.2萬公頃。而在2018年,這一防治蟲害的處理面積僅僅為720萬公頃。
Júlio Borges Garcia (sinveg總裁)表示,″這些處理面積的增加表明農民還是會通過投資和使用殺蟲劑來保護他們的生產,植物檢疫問題以及生產率的問題仍然是比較嚴重的″。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