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資訊:輸巴西水產品通關要求詳解
巴西是我國出口水產品的重要新興市場。近年來,因技術壁壘增加、交流渠道不暢等原因,我國輸巴通關難度加大,貿易額呈下降趨勢。針對這一現象,小編搜集巴西官方相關技術法規要求,將輸巴西水產品通關要求梳理如下,供出口企業和海關監管人員參考:
(相關資料圖)
1
輸巴水產品出口前期準備
生產企業對巴西注冊
有出口巴西意向的企業向屬地海關提出申請,海關依據申請按巴西法律法規要求對企業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由海關總署組織對巴西注冊推薦。巴西官方批準后企業獲得巴西注冊資質。因巴西官方回復時間不定,企業需留出足夠的時間為注冊做準備。
申請輸巴動物源性產品認證材料
企業在正式出口前,需向巴西動物產品檢驗署(以下簡稱“DIPOA”)申請動物源性產品的認證。申請通過巴西農業部的PGA系統,由生產企業在網上自行進行申報。具體流程如下:
* 生產企業計劃生產和出口某一類水產品,并和巴西客戶及咨詢公司了解有關巴西官方的法規及標簽要求。
* 生產企業按照法規及標簽要求制定相關的加工流程及工藝。
* 結合巴西相關法規要求,使用葡萄牙語在巴西PGA申報系統進行申報。
* 巴西DIPOA官員通過申報系統進行審核,如符合要求,則批準。如不符合要求,則拒絕。認證材料有效期為10年。
注意:出口企業應根據巴西法規的更新及時梳理和調整已獲批準的DIPOA認證材料,否則會因某一產品認證材料不符合現行法規要求而導致通報。
申請輸巴產品標簽認證
DIPOA認證材料獲得批準之后,企業在后續生產中必須按具體產品所申報的認證條款安排生產。一旦產品規格、工藝和標簽等信息發生變化,必須重新認證。
2
輸巴水產品口岸通關程序
主管部門按照產品通道類型,選擇具體通關程序的組合,即按照綠色、黃色、紅色三種不同顏色的通道進行分類處理。對于檢查中發現問題的貨物批次及相關企業進行后續處置。
綠色通道
報關貨物可全部免檢,并自動通關。
黃色通道
僅檢查報關文件,經核實后,貨物自動通關。
紅色通道
報關文件和貨物均需經過檢查后方能通關。
不合格處置
對于檢查不合格的進口水產品,巴西農業部會通過外交途徑給出口國衛生主管機構發送通報,通知所發現的問題,要求主管部門及企業提出整改措施,答復的時間一般是90天。
同時,對同一制造商后續進口的同一產品,針對通報項目進行連續10批的抽樣檢驗(相關費用由進口商承擔)。
*如果DIPOA接受整改措施,并且連續10次檢驗未發現相同問題,該企業將離開進口預警名單(恢復到正常監管狀態)。
*但以下情況會導致企業進入進口暫停名單(RAI with suspension):
(1)規定期限內未提交相關資料;
(2)提交材料評估未通過;
(3)連續10批次的檢測中,再次發現不合格。
*對于不合格的檢驗結果,進口商有權提出復核,需在接到通知后48小時內根據第9013/2017號法令第474號法規要求提出。
3
巴西水產品通關檢驗內容
巴西進口水產品檢驗程序分為三個層次:口岸驗證、物理檢查和抽樣檢驗。由設在港口、機場和邊境的國際農牧產品監測系統(Vigiagro)口岸機構按照巴西標準要求和企業DIPOA認證材料內容負責實施審核驗放。
一、口岸驗證
1.檢查入境文件:評估過境文件或國際健康證明(CSI)中顯示的信息與進口產品及其運輸工具或集裝箱的相關性。
2.檢查車輛和集裝箱的狀況:評估運輸車輛和集裝箱的衛生,如異物、害蟲、污垢、霉變等,凍柜是否有解凍跡象。
3.檢查標簽:驗證產品的銷售名稱和法規中規定的其他強制性信息,如產品名稱(銷售名稱)、標簽樣式和所貼位置、生產企業的名稱和地址、進口商的公司名稱和地址、產品的商標(如有)、生產日期、有效期和批次標識(日、月、年)、配料表、注冊號、原產國、保存條件、重量標示須與DIPOA認證材料一致。對于品名要格外慎重,不允許使用高于產品本身附加值的名稱(如切段特指腰肉,如果帶有腹肉,則只能稱為魚片)。
4.測量產品溫度:先使用表面溫度計(紅外)進行溫度測量,當表面溫度測量顯示不合格時,進一步檢測產品中心溫度。對于一般進口產品,最多允許標簽上所示溫度的15%以內的誤差。
二、物理檢查
在集裝箱的三個不同部位進行隨機抽樣,進行目視檢查和產品感官特性評估。
1.包裝完整性的檢查。
2.化學摻假和摻水的檢查,如有無使用保水劑、漂白劑等DIPOA認證材料中未審明的添加劑來掩蓋產品質量不足或品質不良。先用快速檢測方法進行初篩,必要時進行實驗室檢驗。
3.感官檢驗,如冷凍產品檢查是否存在表面的孔洞、魚片膨脹、纖維斷裂現象、過分滲出液體和泡沫、風味改變、病變、腐敗、過度冰衣、寄生蟲、魚種混雜等問題。鹽腌產品檢查是否存在鹽漬不足、顏色氣味異常、內臟殘留、寄生蟲等問題。罐頭則關注包裝的完整性、標簽符合性、固形物含量等問題。
三、抽樣檢驗
抽樣檢驗與產品的口岸驗證和物理檢查相關聯,在前期檢查認為有必要或有違規證據時方進行實驗室檢驗。
針對化學摻假檢驗的主要項目是:揮發性鹽基氮(BVT)、pH、鈉、鉀、多磷酸鹽(PS)和水分/蛋白質比(RUP)。
針對腐敗方面檢驗的主要項目是 pH、BVT 和組胺(部分品種)。
對于鹽漬品種需測試水分和鹽分含量。
還要視情況進行產品冰衣含量測定和品種鑒定。例如冷凍魚類產品的冰衣,最大允許達到12%,且應如實標注。巴西官方凍魚片凈重測定方法較為嚴格,企業應按巴西25/2011條例的詳細規定進行自檢。對于品種鑒定,不僅要根據水產品的生物學特征進行鑒別,還要審核商業通用名稱和學名之間的相關性。產品標簽認證材料、貨物標簽和實際產品之間存在不一致視為欺詐。
注:因巴西法規變化頻繁,企業應及時跟進法規更新情況,及時對DIPOA認證材料、生產工藝、自檢自控標準等方面進行自查、調整,以持續符合巴西法規要求。
供稿:青島大港海關、進出口食品安全處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