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全球觀察:安徽農業大學李培金課題組揭示RPX1對鱗翅目害蟲小菜蛾的抗性機制

          2023-02-01 11:08:38    來源:安徽農業大學    作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網訊 近日,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作物抗逆育種與減災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李培金教授團隊在期刊Plant, Cell & Environment(PCE)上發表了題為 “Inactivation of RPX1 in Arabidopsis confers resistance to Plutella xylostella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homoterpene DMNT”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eIF4E家族的新型帽子結合蛋白RPX1 (resistance to Plutella xylostella)參與擬南芥抵御十字花科害蟲小菜蛾侵食的分子機制。

          蟲害對作物產量和品質有嚴重影響。小菜蛾是一種廣泛分布的鱗翅目害蟲,主要以花椰菜和卷心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為食,爆發頻率高,常給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因此,發掘抗蟲基因,構建抗性種質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在與害蟲的長期的“競賽和對抗”中,植物已經進化出形式多樣的能力來對抗蟲害。在受到侵害時,植物能合成一系列的揮發性防御性代謝物,形成直接或間接防御,其中包括萜烯類化合物如(3E)-4,8-二甲基-1,3,7-壬三烯(DMNT)和(E,E)-4,8,12-三甲基-1,3,7,11-十三碳四烯(TMTT)。在之前的研究中,李培金教授團隊發現,DMNT通過破壞昆蟲中腸的圍食膜結構(PM),在直接殺死小菜蛾幼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eLife 2021, DOI: 10.7554/eLife.63938)。但DMNT生物合成關鍵基因的調控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

          研究發現,RPX1突變導致了DMNT合成關鍵基因PEN1表達水平升高和DMNT積累,提高了植物對害蟲的抗性。強制性飼喂實驗顯示,rpx1突變體能導致小菜蛾中腸圍食膜結構(PM)被破壞,說明突變體中DMNT的積累是導致害蟲排斥性和死亡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同位素2H標記的DMNT-2H運輸實驗證實DMNT在根中合成,并且運輸到地上部分發揮殺蟲作用。在小菜蛾侵害24小時后,Col-0和rpx1突變體中JA和SA的含量均有增加但變化程度不同,說明JA和SA可能也在rpx1對小菜蛾的抗性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外,小菜蛾侵害能引起RPX1-GFP降解,可能進而使植物產生抗蟲性。更為重要的是,rpx1突變對植物種子產量沒有顯著負面影響,為后期利用基因編輯技術開發應用RPX1基因,開展植物抗蟲分子育種的工作提供了一條可能途徑。

          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陳紅億、陳晨、黃世界和趙孟潔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李培金教授為通訊作者,安徽農業大學為該論文第一通訊單位。這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安徽省重大科技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pce.14528

          編輯:qysb005

          標簽: 安徽農業大學 十字花科 重要作用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