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環球快資訊:用動物細胞培養出的食物叫什么?

          2023-03-25 09:12:00    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微信號    作者:
          在容器中用動物細胞培養出的食物應該叫什么?這樣的食物無需宰殺牲畜或家禽,如果能在口感和營養方面給你類似于畜肉或禽肉的體驗,是否可以將其視為“牛排”或“雞肉”?只有準確地命名,我們才清楚地知道自己吃了什么,同樣,準確地使用術語對于確保食品安全也至關重要。

          近年來,人類開始探索開發新形式的蛋白質,在這一前沿領域出現了很多新問題,如何命名只是其中之一。盡管伴隨著各種爭議,十幾個國家有大約100家企業已經開始生產此類食品,其中一家已經開始面向消費者銷售。因此,食品安全方面的討論迫在眉睫。

          2022年11月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召集專家進行磋商,討論的主題是如何確保此類食品的安全性。


          (資料圖片)

          但是,糧農組織食品安全官員竹內正美指出,在開始討論之前,首先需要就如何稱呼討論的對象達成一致。“任何討論都必須從商定術語開始。如果我們不使用相同的詞語或表述,就是自說自話。”

          名稱代表的含義?

          為此,一份糧農組織的報告聚焦術語問題,分析各個部門最常用的術語,并研究其利弊。

          報告羅列的名稱可謂五花八門,包括“人造肉”、“實驗室培育肉”、“仿肉”或“純凈肉”,其中一些顯然帶有一定的主觀傾向。還有其他的一些說法,如“養殖肉”或“培養肉”,可能會與水產養殖或海產等現有產品類別混淆。

          還有另外一個挑戰,某些術語需要在“肉”之前用一個詞對其進行限定,以避免過于模糊,這可能會牽涉監管的問題,此類產品是否需要作為肉類進行監管?一些國家對于飲食有宗教教義或其他方面的要求,這些新型食品是否符合清真或猶太飲食規則?

          竹內說,糧農組織對術語問題進行分析后,認為目前最好的措辭可能是“基于細胞的”食品,但也表示糧農組織認為這個問題還可以商榷。

          全球統一大市場

          科研人員致力于此項研究已經有十多年了,有幾十家企業參與其中,盡管如此,截至目前,只有新加坡一個國家批準此類食品可供人食用,從2020年開始,新加坡的一些消費者頗為踴躍地參加小規模的品鑒會,嘗試“培養”雞肉塊(新加坡選擇的術語)。因此,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選擇這個東南亞城市國家舉辦磋商會絕非巧合。

          但是,隨著關于安全和術語的討論不斷推進,這些產品在全球各地的超市廣泛供應是否指日可待?想必每個國家在著手監管此類食品之前,首先必須明確如何對其命名,隨后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可以通過食品法典委員會開展細致工作,識別潛在危險和分析風險,為各國開展監管提供所需的科學建議。

          竹內說,任何食品的監管都涉及多個步驟,新型食品更是如此。她補充道:“確保每個國家都有辦法來保證此類食品的安全性,這是迫切的任務,如果不安全,一切都沒有意義。”

          可持續性,成敗的關鍵

          隨著基于細胞的食品逐漸被提上日程,雖然現在還沒有上架,已經引發了各種疑問,有期盼,也有恐懼。如果發生了大范圍的牲畜或家禽流行病,此類食品能否長期作為動物蛋白來源,能否緩解不斷增長的消費者需求對畜牧業造成的壓力,能否被視為動物福利運動的勝利?

          總之,現在要得出結論還為時尚早。對基于細胞的食品進行全面評估,如其對環境的影響,對能源和水的消耗,只有在大規模生產的基礎上才有真正的意義,但要實現量產,肯定需要更多國家的監管部門的首肯,更何況還需要巨額的投資。

          基于細胞的食品的未來取決于能否解決量產涉及到的各種問題。竹內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批準此類產品,并允許大規模生產,“屆時我們對各種與環境和動物福利有關的問題將有更深刻的理解。”

          不過,就目前而言,糧農組織的重點非常明確,那就是食品安全。竹內總結道:“我們需要了解如何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并就此與各界進行溝通。”

          顯然,仍有許多工作要做。科研人員要確保這些食品對消費者有益無害,他們的任務始于如何對其命名。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