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速訊:五一出游食品安全消費提示
“五一”佳節即將來臨,氣溫逐漸升高,假期出游人數增多。在外游玩時,不僅要賞美景還要嘗美食。四川省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專家組織起草了以下幾點節日消費提示,提醒大家“小長假”在外就餐時要注意食品安全。
一、正規渠道選購即食產品
(相關資料圖)
假日有空,很多人喜歡自帶美食,外出野餐游玩。在超市選購像壽司、涼菜和鹵菜這類即食產品時,要注意氣溫升高,會導致微生物繁殖加快,若產品本身加工過程污染或保存條件不當,可能存在腐敗變質或感染致病菌的情況。盡可能選擇保質日期內、新鮮且未過夜的產品,并于0~5℃冷藏環境下保存。
二、謹慎采摘食用野菜野味
近期正是品嘗野菜野味的時節,出門游玩難免會遇到特色美食。這里特別提醒大家的是:品嘗野菜野味時,盡量選擇自己或大眾所熟知的品種,且確保熟透后再吃。郊游途中路邊生長的野果、野菜、野蘑菇類不要輕易采摘嘗試,避免誤食中毒。
三、警惕生食水產品風險
生食水產品屬于高風險食品,食用不當會引起食源性疾病。注意警惕以下常見風險:
(1)感染寄生蟲,如淡水產品(如鯇魚或蝦)中的肝吸蟲,深海魚(如三文魚)中的“異尖線蟲”。
(2)感染致病菌,如海產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可引起上腹部陣發性絞痛、腹瀉、嘔吐、發熱,嚴重出現脫水、休克及意識障礙,在夏秋季尤為高發。
(3)感染病毒,生蠔(牡蠣)、蛤等貝類海產品容易富集諾如病毒,生食受其污染的水產品可引起惡心、腹瀉、嘔吐、發熱等不適癥狀。
在外品嘗生食水產品時,要選擇有生食類食品制售資質的餐廳,選擇新鮮低溫貯存的產品,注意酒、醋等并不能殺死寄生蟲及病菌。
四、避免美食節過量嗨吃
隨著“口罩”政策放開,經濟復蘇加快,各類美食節、展銷會層出不窮。天氣炎熱,在美食節大飽口福時,更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食材是否新鮮,有無異味、變質;肉類燒烤是否充分熟透;米粉類食物是否低溫冷藏,感官性狀是否正常;即食食品建議現做現吃。美食好吃,也要節制有度,避免飲食過量、冷熱不和,引起腸胃不適。
五、夜宵美食安全記心上
天氣轉熱,約上三五好友來一頓夜宵,自然是解饞放松的極好方式。夜宵美食比如小龍蝦、燒烤、冷啖杯等,食用時要注意肉質新鮮無異味,熟透后再吃;涼鹵菜最好現做現吃;酒水要從正規渠道購買,謹防喝到甲醇超標的假酒,小心飲用自釀酒,飲酒適量。
六、打卡網紅餐飲注意避坑
近兩年網紅餐飲熱度不斷升高,但食品安全事件也屢次發生。大家在打卡網紅餐飲時要注意避免“踩坑”。
(一)環境衛生:關注餐飲店鋪的桌面、地面及后廚環境情況,小心店內蒼蠅、蟑螂亂爬,可能會把細菌帶入食品。
(二)食材新鮮:網紅餐飲店一般人流量大,可能存在使用過期食材的情況,在食用時,要注意食品新鮮無異味。
(三)人員衛生:餐飲工作人員穿戴清潔衛生,接觸熟食產品時應佩戴手套、口罩等,食品制作過程規范無風險。
(四)餐飲具衛生:制作餐飲的容器、刀具等干凈衛生、生熟食材用具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五)飲品安全衛生:果汁飲品最好現榨;喝椰汁吃椰肉,最好現開口;飲品容器干凈,如竹筒奶茶的竹筒要新鮮、潔凈無霉變。
出門在外,人群聚集,尤其是當有老人、小孩和孕婦等免疫力相對低下的群體隨行時,更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和安全。“五一”節在即,祝每位大朋友、小朋友們假日吃得安心,玩得開心,過一個安全愉快的佳節!
撰稿專家:余曉琴 四川省食品檢驗研究院 正高級工程師
劉 美 四川省食品檢驗研究院 工程師
蒲鳳琳 四川省食品檢驗研究院 助理工程師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