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三陽”來了?最新研判

          2023-08-14 20:11:5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近期

          新冠病毒變異株EG.5感染病例

          在全球多地呈上升趨勢


          (資料圖片)

          世界衛生組織將EG.5

          列為“需要留意的變異株”

          “需要留意的”

          新冠變異株EG.5出現

          據路透社報道,世界衛生組織當地時間9日宣布,將新冠病毒變異株EG.5列為“需要留意的”變異株。

          據報道,世衛組織9日表示,該組織正在追蹤幾種新冠病毒變異株,包括目前正在美國和英國傳播的新冠病毒變異株EG.5。

          報道稱,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EG.5的傳播性有所增加,但并不比其他奧密克戎變種更嚴重。

          報道介紹,世衛組織通過評估病毒變異株的傳播能力和變異能力等,將變異株分為“監視下的”變異株、“需要留意的”變異株、“需要關注的”變異株三個類別。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指出:“出現更危險變種的風險仍然存在,可能導致病例和死亡人數突然增加。”

          #新冠三陽的人開始陸續出現#

          登上熱搜

          最近,一些網友表示自己“三陽”了,“三陽”話題還一度上了熱搜。

          7月以來,華山醫院感染科病房內收治的新冠感染重癥患者比例約為5%,主要集中在首陽、高齡、基礎疾病控制不佳以及未接種新冠疫苗的人群中。而實際就診患者中,短期內重復感染、“三陽”的情況很少,“四陽”幾乎沒有。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現在是處于一個相對平穩、或者說低谷的階段。確實我們也碰到過在短期內可能三個月后又感染一次的情況,但是大多數這些患者都是比較輕癥的。

          什么是EG.5?它在哪些地方傳播?

          EG.5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亞變異株XBB.1.9.2的“后代”,于今年2月17日首次被發現。

          這種病毒進入人體內細胞和組織的方式也與XBB.1.5和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類似。在社交媒體上,網友已經按照希臘字母表給這個變異株起名為“艾里斯”(Eris),但這并未得到世衛組織的正式認可。

          自7月初以來,EG.5導致的新冠感染病例越來越多,世衛組織于7月19日將其列為“需要監測的”變異株。

          截至8月7日,已有來自51個國家的7354份EG.5基因序列被上傳至“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包括美國、韓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英國、法國、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

          世衛組織在其最新評估中提及EG.5以及與其密切相關的亞變異株,其中包括EG.5.1。據英國衛生安全局稱,EG.5.1目前約占醫院檢測發現的新冠病例的七分之一。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估計,EG.5從4月份起就已經在美國流行,目前約造成17%的新感染病例,已超越奧密克戎其他亞變異株,成為最常見的變異株。據美國聯邦衛生機構稱,美國各地因新冠住院的人數不斷增加,最近一周住院人數增加了12.5%,達到9056人。

          疫苗仍能預防EG.5感染

          EG.5.1具有XBB.1.9.2所沒有的兩個重要的附加突變,即F456L和Q52H,而EG.5僅具有F456L突變。EG.5.1中額外的微小變化,也就是刺突蛋白中的Q52H突變,使其在傳播方面比EG.5更具優勢。

          好消息是,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言人稱,目前可用的治療方法和疫苗預計仍對該變異株有效。

          英國路透社報道稱,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曼迪·科恩表示,9月份更新的疫苗將提供針對EG.5的保護,而新變異株并不代表重大轉變。

          英國衛生安全局表示,疫苗接種仍然是抵御未來新冠疫情的最佳防御措施,因此人們盡快接種所有符合條件的疫苗仍然非常重要。

          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系。

          來源:中國新聞網、科技日報、央視新聞客戶端、央廣網、羊城晚報·羊城派、人民日報、新聞坊等

          見習編輯:陳思雨

          審核:楊曄

          統籌:孫佳薇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