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百強房企半數暴雷,央企虧了3家

          2023-08-15 11:30:17    來源:房財經    作者:

          @房財經 王哲


          (相關資料圖)

          利空出盡是利好。

          過去兩年,房地產行業經歷了史無前例的深度調整,大量房企暴雷,曾經的行業百強,有一半陷入了資金危機的困局。

          這期間,在一系列政策等利好手段的刺激下,房市偶或迎來短暫復蘇。但對整個行業而言,利空依然像個幽靈一樣,游蕩在房地產的上空。

          每一次,當某個行業巨頭轟然倒下時,身處房地產行業的每一個人,都期盼著市場或許已經觸底,行業即將復蘇。然而,希望和理想,終究被骨感的現實一次次擊碎。

          而這一切,隨著宇宙房企碧桂園陷入危機,似乎達到了新的頂點。

          8月12日,碧桂園選擇周末人們休息之際,對過去近一個月來沸沸揚揚的輿論,做了一次短暫總結——旗下11筆境內債從8月14日起全部停牌,以待債務重組。

          嚴格意義上講,碧桂園直至此刻并沒有暴雷,其兩筆美元債利息雖未能在到期日支付,但仍沒過30天的寬限期。而在此之前,碧桂園境內債償付一切正常,無任何違約記錄。

          然而,楊惠妍此刻主動選擇將境內債務進行重組,猶如此前將所持碧桂園服務20%的股份,捐給自家慈善基金會一樣,再次將碧桂園和楊氏家族,推向了風口浪尖。

          截至8月14日收盤,碧桂園股價報0.8港元/股,較上個交易日跌18.13%,曾經的房企一哥已徹底淪為仙股。與7月底相比,半個月時間,碧桂園股價腰斬一半。

          也許,在楊惠妍和她的家族眼里,與其遮掩捂到最后暴雷,倒不如在最壞的事情尚未發生之際,主動將所有不利因素出清,提早對債務進行重組,換來一個重新上路的碧桂園。

          而這一切,在3年前還是另外一番景象。

          若干年之后,當人們回顧中國房地產歷史時,或許會把2020年定義成一個重要年份。

          這一年開局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徹底改變了世界發展格局。但全國商品房銷售額仍然增長了8.7%,突破17萬億元大關。

          在高杠桿模式帶來業績狂漲的驅使下,盡管監管層推出的“三道紅杠”政策束縛著所有房企,但整個行業依舊沉浸在過去多年高速發展的紅利中,很少有人意識到危險已悄然迫近。

          2020年,百強榜單的前10位,民營房企和國央企各占其4,另兩個名額則由萬科、綠地兩家混合制房企所有。

          但在規模上,民營房企占據絕對優勢。碧桂園和恒大分別位列榜首與探花位置,全口徑銷售分別達到7888億元和7035億元;4家民營房企的銷售規模達到2.37萬億元,是4家國企央企1.43萬億元的1.66倍。

          3年后,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1-7月份TOP百強榜單中,恒大和融創中國,已徹底淡出前10強,而連續霸榜首位多年的碧桂園,前7個月的銷售額僅為1749億元,滑落至第6。

          其中行業前10的位置中,民營房企還有3家,國央企則增至6家,混合制房企僅剩萬科一家。

          圖片來源:房財經公開資料整理

          房財經統計,2020年百強榜單中,已經發生暴雷的房企42家,其中40家為民營房企,2家為混合制房企綠地控股、遠洋集團,它們2020年分別位列百強榜第7位、36位。

          包括陽光城、泰禾集團、藍光發展、新城控股等在內的9家房地產企業,更是因暴雷引發的持續債務危機,退出了上市公司行列。

          另外,包括碧桂園、萬達、德信中國、方圓地產、正商集團等多家房企,因債務違約風險巨大,而處在暴雷的邊緣。

          而國央企開發商中,目前盡管沒有暴雷者,但包括華僑城、中交地產等3家發生了虧損。今年上半年,中交地產預計歸母凈利潤虧損5.5億元,同比下滑754.76%;而華僑城2022年更是因巨額計提導致虧損127億元,被外界質疑財報“洗澡”。

          如今來看,2020年發生暴雷、虧損、破產重組、被變賣的百強房企,共有52家,占了當年百強榜單的一半以上。

          僅僅3年時間,一切物是人非。

          彼時專心造車的許家印意氣風發,一口氣推出了涵蓋所有車型的恒馳1-7,立誓要在2025年恒大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00萬輛;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則醉心于他親自規劃的粉紅色機器人,交由楊惠妍掌控博智林的一切;融創孫宏斌則依舊到處充當白衣武士,全面擴張文旅項目;剛剛接過父親權杖的許世壇,喊出了并購福晟國際會產生1+1>2的結果……

          而今,依靠著過去積攢下的人設,孫宏斌已將融創中國債務全面重組,正在恢復正常的路上匍匐著;許家印在盤桓近兩年后,趕在大限之前發出了核數師無法發表意見的財報,而招致整個社會的群起憤慨;就在恒大財報余音未了之際,碧桂園一系列事件,更將輿論引向了更高的關注程度……

          曾經,作為房地產行業的一面旗幟,恒大的倒下,沒能換來鯨落萬物生的局面。現在,碧桂園危在旦夕,兩家宇宙房企的先后塌陷,能否將房地產行業的利空全部出盡?抑或給本已脆弱至極的行業,形成更大的重創?

          答案,只能隨風在時間中等待。

          溫馨提示:本文著作權,歸房財經所有;轉載、摘錄請注明出處。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