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甘州:踔厲奮發 打造“甘州善育”新高地
甘州融媒訊(記者 郭沛良 王凱)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最大的民心,也是甘州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所在、潛力所在。近年來,甘州區堅持以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為主線,堅持“一優化、五優先”工作原則,全面推動教育改革從“多點突破”轉向“系統推進”,全區教育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實現了質的跨越,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區人民。
黨寨鎮中心學校教師馬金花今年33歲,畢業于西安體育學院,從甘州區勞動街小學下沉到黨寨鎮中心學校任教已有一年多時間,她希望學生可以通過體育課釋放壓力、獲得鍛煉,并體會運動的樂趣。為此,怎么把課上得更有意思成為了她的“研發對象”。而認真踏實的馬金花,僅僅是甘州區下沉支教教師的一個縮影。
“帶著一份憧憬,帶著一份期待,我有幸參加了城鄉教師交流活動。自從踏入交流學校的第一天起,我就發揮自己所長,創新性地開展工作,出色地完成交流任務。”甘州區黨寨鎮中心學校教師馬金花說。
(資料圖片)
甘州區黨寨鎮中心學校黨總支書記、張希豹說:“在甘州區教育局城鄉聯合辦學及捆綁式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城區優秀骨干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援教、走教,對農村學校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進一步促進農村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
甘州區始終堅持教育布局城鄉一體化,保障城鄉居民平等接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權利,啟動實施名校長、名師、名班主任“三名工程”,全面深化“區管校聘”改革,有序推進城鄉教師交流輪崗,調整城區學校校(園)長和中層干部43名,100名城區教師下沉托管鄉鎮初中教學班、城鄉一體化對口小學、“三區”交流支教,區域內統管統用、科學配置、合理流動的用人機制有效構建。
中醫藥、造紙、武術、戲曲……各類特色課程是甘州區思源實驗學校對學生多樣化發展新的探索,這無論是對教師教學水平,還是學校教師隊伍建設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們學校立足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創建了信念堅定、正心正形、立德樹人的思源“黨建+”品牌,完善了擴大見聞、增長見識、豐富多元的博文課程體系,做實了塑造品牌、塑造精神、培養習慣、培育智慧的敦尚德育,搭建了強健體魄、培養特長、豐富多彩的個性化發展平臺,打造了面向未來、啟迪智慧、個性創造的智慧課堂。”甘州區思源實驗學校黨委書記繆自軍說。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第一要務。甘州區各學校通過持續開展“推門聽課”“名師空中課堂”,建立“名師優課”資源庫,充分發揮教育行政人員和89位名師、27個學科教研坊、135個學科教研員及333個蒲公英導師的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三年來,省級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及專項課題立項412項,省級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及專項課題結題鑒定500項。
甘州區嚴格落實“雙減”政策,持續強化“五項管理”,實施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三年計劃,37所民辦幼兒園全部提供普惠性服務,全區47449名學生自愿參與課后服務。
甘州區第八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蘆建紅說:“幼兒園結合位于甘泉公園對面的地理位置和原張掖一中厚重的文化內涵,挖掘提煉出了‘甘泉潤心、八色和美’的辦園理念,從兒童健康成長的需要出發,進行設計戶外的游戲場地,給孩子們打造了游戲天橋、生態種植園、安吉游戲場地等,滿足了孩子們戶外的基本游戲需求。”
近年來,甘州區堅持德育工作“首位戰略”,大力實施“思想鑄魂”“實踐育人”“環境育人”“一校一品”4大工程,全域推行“書香校園、 綠色校園、平安校園、智慧校園”建設,努力打造“甘有善育”“甘州優學”教育品牌,先后被確定為全國“精準教研、智能研修平臺應用試點縣區”“全國勞動教育實驗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