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瞰”甘州暨“三抓三促”行動?|甘州區火車站街道:“黨建+公益課堂” 打造家門口的溫馨家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白梅薇 李歡 攝影/曹玉坤 張習武 陳禮
“我基本上每周都會和孫子一起來,他可以在這里玩游戲、搭積木,我就和朋友們聊天,切磋棋藝,兩個人都很開心。”劉大爺笑著表示,家門口的這個網格室已經成了爺孫倆的日常好去處。
為了讓轄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文化資源,甘州區火車站街道張火路社區在七九六網格黨群服務驛站開設了廣場舞、手指操、繪畫、養生、剪紙等特色“公益課堂”,為轄區居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課外營養大餐”,打造家門口的溫馨家園。
“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吸引了更多的力量參與到社區服務工作中來,不僅讓轄區老人感受到了街道社區對他們的關心關愛,也更加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期生活。”火車站街道張火路社區黨委書記湯繼龍說道。
“公益課堂”的設置統籌考慮不同人群、不同年齡、不同時段多元化需求,在七九六睦鄰驛家網格室設兒童區、成人區、老人區等區域,專門設立了養生講堂、繪畫課堂、剪紙課堂、圖書室等區域,配備了圖書、多媒體課堂、畫筆等設施設備,滿足不同年齡段需求。設置“睦鄰文化宮”“營養充電站”“微型科技館”“彩虹長廊”等綜合服務場所,可容納更多群眾來參加活動,實現了使用效益最大化。
其中,睦鄰文化宮和微型科技館面向轄區內的少年兒童開放,并聯合托育服務機構、風濕病頸腰椎病醫院和社工站為其提供游戲陪伴、兒童健康管理、臨時托管等服務。
“在整體空間布局上,老人和孩子的生活、學習區域相對獨立,但是戶外空間則由老幼群體共享。”網格員陳曉萍介紹,2023年以來,該中心已開展不同形式的多元互動活動42場,服務家庭96戶。
通過黨建引領、街道社區搭臺、志愿者支撐、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管理服務模式,挖掘轄區豐富的社會資源,動員政治素質過硬、熱心公益事業、熱愛文藝志愿服務工作的返鄉大學生、居民黨員、專業教師等20余人參與到公益課堂志愿活動中來。同時,社區整合轄區單位、學校、幼兒園優勢資源,邀請專業領域專家、教師聯合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不斷提升公益課堂的規范化和專業化水平。目前,各類公益課堂共開展18次,服務轄區群眾1300多人,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學得開心、玩得盡興。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