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甘州區水務局:“幸福之水”滋潤百姓美好生活

          2023-08-31 17:24:29    來源:甘州區融媒體中心    作者:

          甘州融媒訊 供水安全是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前提,關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幸福。讓老百姓不僅能“喝上水”,還能“喝上安全水”,是最基本的民生工程,也是最緊迫的民生保障。

          近年來,甘州區按照“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總體思路,對全區農村供水進行科學規劃,統一集中建設,守牢農村飲水安全底線,實現保障飲水的安全目標,結出鞏固提升的振興碩果,汩汩清水,潤澤鄉村,持續讓“放心水”“幸福水”滋潤百姓美好生活。

          從“多龍供水”到“一龍供水”


          (資料圖)

          ——各村吃各自的自來水到統一凈化輸送,群眾共享“干凈水”。

          “一枝一葉總關情”,飲水安全,事關鄉村振興大計、民生大事。過去幾年,為解決全區農村群眾吃自來水“有沒有”問題,甘州區實施了覆蓋全域村落的農村自來水工程,以鄉鎮、灌區為單位,修建了以集中式供水廠為主,分散式自備供水工程為輔的農村自來水供水工程,主要以抽取地下水資源來保障群眾的生產生活用水。

          “不是所有的地下水都適合飲用,由于缺少專業的凈化設備,抽取的地下水含沙量大、水質硬度高、含氟量高,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嚴重影響群眾的飲水安全。”甘州區農村自來水供水總站站長馬立輝說。

          為確保群眾長久喝上干凈水、健康水、安全水。2022年,甘州區搶抓甘肅水利“四抓一打通”政策機遇,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剛性內需,充分利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支持農村供水工程建設,組織實施總投資7.31億元,設計供水規模為6.2萬m3/d的甘州區農村飲水安全規模化供水工程,統籌推進全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

          甘州區農村飲水安全規模化供水工程是一項“為民辦實事”的重點水利工程。主要是利用已建城市供水工程蓄水池存蓄的地表水為主要水源,通過建設引水管道、地表凈水廠和輸水管網,配套智慧供水系統,有效解決全區農村人飲工程小型水廠、水源地污染安全隱患問題,統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逐步改善地下水資源超采趨勢。

          在小滿鎮張家寨村的黑河東岸排泥井處,伴隨泵機的轟鳴聲,清澈的水源不斷地涌進輸水管道,檢測人員通過檢測水質的濁度、余氯等參數確定水質是否達標。試水過程既是對管道及各類閥表的施工質量的檢驗,同時也是對管道施工過程中管內雜物進行沖洗清理。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見工程如期推進,周邊群眾喜上心頭。“目前我們吃的都是村里自建水塔的自來水,每天定時供水,群眾很不方便,而且自備水源的水質也難以保障。”小滿鎮張家寨村黨支部書記趙飛龍說,“等河東水廠工程竣工,村民們就能喝上放心的自來水了,群眾現在都盼著那一天呢!”

          從“分散供水”到“環網供水”

          ——新增二千多公里的支管網,農村飲水管網串點成線,百姓共飲“優質水”。

          小小一滴水,窺見大民生。有了安全水源后,需要配套的引水管道、地表凈水廠和輸水管網及智慧供水系統的建設成為亟待解決的新難題。“以前全區各鄉鎮、村社基本都是零散供水。現在對全區河東河西片區的15個鄉鎮、二百四十多個行政村進行統一集中供水,相當于從一棵樹上分出若干個枝杈,再從枝杈結出枝葉,最終送達千家萬戶。”甘州區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趙乾升介紹說。

          為了更大程度地實現農村飲水安全高質量發展,甘州區多次舉行論證會。經過測算,推進農村飲水安全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需要新建主、支管路管網2000余公里,要做成這件事難度很大,最關鍵的是錢從哪里來?這個是最難解決的問題。

          “二千多公里的干、支管網,這幾乎是過去全區幾十年水利管網建設的總工程量。”趙乾升說,“2021年以來,甘州區通過多方溝通協調,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措籌集’的方式,有效利用行業發展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銀行貸款、涉農整合資金等,推動了農村飲水安全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

          規模化、標準化、一體化、數字化建設,成為此次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的關鍵詞。在各鄉鎮、村社入口處、公示欄,總能看到張貼的用水服務熱線電話、管片供水負責人的明白卡。掀開井蓋,“一戶一表”安裝規范整齊,還配有專門傳輸故障信號的無線接收器。再往深里看,直徑3厘米的PVC管道分別通往村里各戶。“全區二千多公里長的供水管網,全部采用統一材質、口徑的水管,不僅有助于降低采購成本,也方便后續統一管護維修。”甘州區萬匯水務集團總工程師丁輝介紹。

          站在甘州區農村飲水安全規模化供水工程沙盤前,看得更加直觀——從甘州城區西南側巴吉灘上地表水蓄水池引水,經地表凈水廠處理,分東西兩條線,新建管網替代以地下水為水源的眾多小型農村人飲水廠,每條線往下又牽引出多條管線,將汩汩甘甜的黑河水,源源不斷地送往千家萬戶。

          從“傳統水務”到“數字水務”

          ——智慧水務管理平臺精準監測,高效調度保證用水安全。

          甘州區在設計農村飲水安全規模化供水工程之初,就注重智慧水利平臺的建設及應用,堅持以“互聯網+水務”的新思維,致力于構建由“一張網、一中心、一張圖、一平臺”組成的智慧管理系統。

          “以前的供水管網,稍有問題就得開挖維修。現在智慧水務管理平臺能夠快速監測運行情況,管理水平上去了,群眾用水也有了更好地保障。”丁輝說。

          走進地表水源地旁的源澤供水公司,6米多寬的數字大屏上,“智慧水務管理平臺”顯示著各項數據。這個系統分為制水、機組控制、水質檢測、紫外消毒、區域供水站等模塊,凈水各項指標可以實時動態呈現。

          “這個平臺可以實時監測,一方面我們全面掌握水廠、蓄水池和泵站的運行狀態,可以在線監測、精準定位、及時預警和遠程操控,實現一體化管控,提升供水效益,保證供水安全。”

          智慧水務平臺建設運用,可以在線實時查看水廠的運行狀況,及時掌握群眾用水信息,為群眾提供更好地用水服務,讓群眾用水更安全更便捷。“現在我們已將農村飲水用戶信息接入目前城市供水營收系統,群眾只要在手機上就可以直接交費,用了多少水能夠隨時在手機上可以查出來,交費相當地方便。”丁輝介紹說。

          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為了讓全區城鄉居民持續喝上好水,甘州區構建了由智慧供水平臺、水質檢測中心、供水公司組成的運行管理服務保障體系,實現了從制水生產、運行維護到水質監測、公眾服務等七大應用,構建了“水源可靠、供水高效、服務智能、飲水放心、保障有力”的農村供水新格局。

          “智慧水務一體化管控平臺打破了過去城鄉之間對水資源管理的各種壁壘,實現了從源頭到龍頭,從城市到農村的規模化、標準化、一體化、數字化的管控。下一步,我們將通過數字水務及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的實施,做到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同監管’的供水服務目標。”趙乾升介紹說:

          從“粗放管理”到“精細管控”

          ——全力保障用好每一滴水,讓鄉親們日子越過越滋潤。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是基礎,管理、運行是重點。為切實提高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護水平,甘州區針對“點多、面廣、線長”的客觀實際,積極探索水利工程管護模式,創新建立“1234”管理體系。即“全區農村供水一張網”,實現集中水源地直接供水服務到用水戶;“兩個管理主體”,實現水務局監管,供水公司管理運營的“雙管理主體”模式;“建立三級管理體系”,建立了“全區統籌、公司主體、村級負責”三級管理體系;“落實四個職責”,嚴格落實“區水務局監督職責,供水公司運營職責、村級分片管護職責、用水戶使用職責”。

          據了解,一期河東水廠供水工程,現已完成凈水廠主體工程及附屬工程,安裝主管網100余公里,村級管網600余公里,供水主管道已開始試水試運營;二期河西片區供水管網項目,已完成凈水廠清水池土建90%,吸水井土建90%,安裝主管網60余公里。

          “甘州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建成后,可加快實現全區城鄉供水一體化進程,有效為全區15個鄉鎮、29.63萬人以及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循環經濟示范園遠期規劃的2.5萬人提供清潔衛生安全便捷的自來水。”趙乾升說道。

          清水流進農家院。農村飲水已不單是吃水的問題,更飽含了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不僅丈量著甘州區城鄉供水一體化的“進度”,也鐫刻著每一個參建者努力付出的“厚度”,更標示著甘州區群眾幸福的“溫度”。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建設實施,在為群眾提供安全、放心自來水的同時,更實現了水利惠民、水利富民的美好愿景,也映照了黨和政府的民生情懷。(付玉飛)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