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 統籌推進“八改”工程?|甘州區沙井鎮:統籌推進“八改”工程 擘畫和美鄉村新圖景
(相關資料圖)
甘州融媒訊 甘州區沙井鎮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把“八改”工程作為建設“和美鄉村”的重要內容,充分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將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與釋放鄉村生態優勢一體謀劃、統籌推進,著力抓好戶廁改造、污水治理、風貌提升等重點工程,努力繪就新時代和美鄉村新圖景。
“小廁所”蘊含“大民生”。廁所雖小,但誰也離不了,它一頭系著民生,一頭連著文明。沙井鎮堅持堅持“宜水則水、宜旱則旱”,積極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累計完成衛生廁所改造任務4458座,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3%,群眾生活品質和衛生觀念得到大幅提升。
讓藍天白云常駐,是群眾所盼、民生所系。沙井鎮堅持把“改氣”入戶工程作為一項惠民工程、藍天工程,全力以赴配合“西氣東輸”四線(沙井段)工程建設,加快推進農村供熱方式變革,率先實施農村天然氣入戶工程,184戶居民過上了取暖壁掛爐、做飯天然氣的便利生活。“過去家里用的是土爐子,整天煙熏繚繞,既不方便又不衛生,這次村里統一安裝了天然氣,不僅降低了生活成本,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小閘村村民楊繼鑫激動地說。
打造和美鄉村,不僅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沙井鎮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堅持因地制宜、梯次推進農場生活污水治理,先后投入400多萬元,建成村級污水處理站21座,鋪設管網184.2公里,進一步打通了鄉村“毛細血管”。
伴隨著挖掘機的轟鳴聲,老舊房屋、殘垣斷壁被成功拆除,村容村貌得到了一鍵美顏。全鎮上下堅持“拆、建、管”系統謀劃、一體推進,將人居環境整治與項目推進統籌結合,穩步推進九閘村“萬豐”養殖區安置區建設,拆除老舊圈舍24棟,建成高標準畜禽養殖圈舍9棟。同時,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集中優勢力量組成工作專班8個,加快不分晝夜深入群眾家中開展思想動員、政策宣傳,累計簽訂老舊房屋拆除協議12戶,形成了老舊房屋拆除的秋季攻勢。
實施好“八改”工程,就是要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沙井鎮堅持從人居環境整治入手,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統籌實施了五個墩六社人居風貌改造、水磨灣村生態文化公園、寺兒溝村口袋公園等一批民生項目,因地制宜改造農戶院落24戶,規劃建設“小菜園、小花園”138個,分類打造口袋公園、綠化節點12處,實現了群眾增收與人居環境改善雙提升。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