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全球新視野】【提示】柿葉翻紅霜景秋,如何吃柿有講究

          2022-09-19 08:58:38    來源:廣西市場監管微信號    作者:   編輯:qysb005

          柿子是常見的水果之一,因“柿”同“事”諧音,所以有“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到了秋天,柿子逐漸成熟,金燦燦地掛滿枝頭,格外耀眼。柿子口感甘甜,除鮮食外,還可以制成柿餅、柿子酒,受到公眾喜愛。為幫助消費者科學認識和安全食用柿子,特做如下消費提示。


          (資料圖)

          一、不同品種有差異

          我國柿子品種繁多,按照外形分,有陜西雞心黃柿、浙江方柿、華北地區大磨盤柿等。依據柿子在樹上自然脫澀程度的差別,可分為完全澀柿、不完全澀柿、不完全甜柿和完全甜柿。前三種在樹上成熟后需經過脫澀處理,否則食用時有澀味。后一種是在樹上成熟后,采下即可食用,無需脫澀。

          柿子除了鮮食,還可以通過晾曬等方法使水分蒸發制成柿餅。外面有一層白霜,又叫柿霜,是水分蒸發過程中在柿子表面凝結形成的“微晶聚合物”,主要成分為果糖、葡萄糖等。如果柿餅表面白霜特別多,而且一抖就掉,很有可能不是原有的柿霜,消費者要多加注意。

          二、科學選購有技巧

          一看

          挑選果實飽滿、體型規則、果蒂完整、金黃色或者橘黃色的柿子。不要買表面畸形、表皮顏色帶有青色、有蟲眼、傷疤、黑斑、霉腐的柿子。

          二聞

          選擇果香自然、香甜或者無味的柿子。如果聞到酒精味、霉腐味、酸味,柿子可能已經腐敗變質。

          三嘗

          完全甜柿具有獨特風味,味道清甜。完全澀柿、不完全澀柿、不完全甜柿脫澀后果肉濃稠、均勻,味道甜美。如果柿子有酸味、煞口,為劣質果實。

          三、掌握方法巧儲存

          (一)柿子

          完全澀柿、不完全澀柿、不完全甜柿如果沒有經過脫澀,單寧(也稱“鞣酸”)含量比較高,有強烈的澀味,食用品質低。消費者可將未經脫澀處理的柿子與蘋果或香蕉一起裝入密封的塑料袋中自行脫澀,待捏起來較軟時,即可食用。完全甜柿以及經過脫澀處理的完全澀柿、不完全澀柿、不完全甜柿,如果短時間內可食用完,可存放在陰涼避光處。若需多儲存幾天,最好放在冰箱 4℃左右冷藏,并盡快食用。發現有腐敗變質的,應及時取出丟棄。

          (二)柿餅

          柿餅需在冰箱中冷凍貯存。如果沒有冰箱,要放在陰涼通風處,并盡快食用。

          四、不實說法巧分辨

          近年來,關于柿子的一些說法時常出現,其實這些大多是片面的。

          柿子和牛奶或螃蟹不能一起食用嗎?

          能!

          單寧會與牛奶或螃蟹中的蛋白質、鐵離子、鈣離子等物質絡合,形成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進而影響食物消化吸收,由此出現“柿子和牛奶或螃蟹不能一起吃”的說法。實際上,消費者食用的柿子一般為成熟且經過脫澀處理的,單寧含量普遍在 0.5% 以下。普通人食用適量柿子,所攝入的單寧并不會與牛奶或螃蟹中的蛋白質大量結合而導致消化不良。

          吃柿子會患胃結石(胃柿石癥)嗎?

          不會!

          消費者(尤其是有胃手術史人群)空腹吃柿子時,在胃酸作用下,柿子中的單寧易于與纖維素、半纖維素和蛋白質發生反應,形成不溶于水的沉積物,導致消化不良,由此出現吃柿子會患胃結石的說法。實際上,胃柿石癥通常是胃排空障礙的一種并發癥,多見于接受過胃手術的病人,通常不會發生在健康人群中。臨床上吃柿子長結石是非常罕見的現象。

          總之,應選擇食用完全甜柿或經過脫澀處理的完全澀柿、不完全澀柿、不完全甜柿。不建議消費者空腹吃柿子,尤其是有胃手術史的人群。此外,柿子或柿餅含糖高,且大多是簡單的雙糖和單糖,糖尿病患者應控制食用量,注意吃動平衡。

          標簽: 消化不良 胃柿石癥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