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全球快資訊:美國如何管理食品添加劑

          2022-10-13 09:04:37    來源:食品伙伴網    作者:   編輯:qysb005

              食品伙伴網在前3期與大家分享了日本、歐盟和歐亞經濟聯盟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和管理,本期我們帶領大家走進美國,看看美國如何管理本國的食品添加劑。

          一、美國食品添加劑的監管

          美國采取將食品添加劑和著色劑進行分開管理的模式。目前美國對食品添加劑和食品著色劑的管理比較嚴格,新的食品添加劑或著色劑在投放市場之前或使用已經批準的物質在未批準的食品中使用時,企業需要首先向食品藥品管理局(以下簡稱“FDA”)申請批準,如果批準了該物質,則FDA會發布法規,其中可能包括可使用的食品類型、最大使用量以及應如何在食品標簽上進行標識。


          (資料圖片)

          與食品添加劑管理不同的是,美國FDA對批準的所有著色劑按照是否需要進行認證可以分為兩大類:需要認證的著色劑和免于認證的著色劑。其中需要認證的著色劑是人工合成的(或人為制造的),是經過FDA化學家對批次中的樣品進行了分析,證明該樣品符合該著色劑法規中規定的組成和純度要求。經過認證的著色劑,FDA將頒發該批次的證書,該證書標識了著色劑、批次重量、已認證著色劑的用途、所有者的名稱和地址以及其他所需的信息,美國批準使用的認證著色劑有九種,如FD&C藍色1號等。

          二、美國食品添加劑類型

          美國食品添加劑分為直接食品添加劑、次級直接食品添加劑、間接食品添加劑。

          直接食品添加劑包括防腐劑、抗結劑、特殊膳食和營養強化劑、香料及相關物質、多功能添加劑等。

          次級直接食品添加劑為在食品的生產加工過程中加入、但不在終產品中發揮功能作用的食品添加劑,包括食品加工用聚合體和聚合體助劑、酶制劑和微生物、溶劑、潤滑劑、特定用途添加劑。

          間接食品添加劑為不通過直接添加、而是通過遷移進入食品的食品添加劑,如食品包裝材料物質。

          色素添加劑是指能夠給食品、藥品、化妝品的染料、顏料或者其他物質,包括免于認證的色素添加劑和需要認證的色素添加劑。

          根據美國食品添加劑的定義,食品添加劑包括加工助劑、營養強化劑、香精香料、膠基、膠姆糖基礎劑相關物質,另外食品配料和食品接觸的包裝材料中可遷移到食品中的物質也是食品添加劑的一部分,這是美國與其他國家對食品添加劑定義的不同之處。

          三、美國食品添加劑的使用

          美國FDA規定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質應根據食品添加劑法規(21 CFR Part 172和21 CFR Part 173)、色素法規(21 CFR Part 70、21 CFR Part 71、21 CFR Part 73、21 CFR Part 74、21 CFR Part 80和21 CFR Part 82)或一般認為安全的物質(GRAS)的要求使用,一般認為安全的物質(GRAS)主要在美國聯邦法規21 CFR Part 182、21 CFR Part 184和21 CFR Part 186,事前批準的物質,主要在21 CFR Part 181中,除此之外,美國還制定了禁止使用的添加劑,主要在21 CFR Part 189進行了規定。

          美國沒有針對各個品類的所有可用食品添加劑的列表,而是針對每個具體食品添加劑規定了其使用范圍和使用要求,因此要判斷某個食品添加劑在食品中的使用是否合規,應首先明確該產品的配料和加工工藝等基本特點,再查詢欲使用的各個添加劑的具體要求,進而判定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是否合規。

          四、美國食品添加劑標識

          美國食品添加劑的標識需要符合美國聯邦法規21 CFR Part 101的規定。在配料表中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過 2%的添加劑可以不按遞減順序排列。

          各種添加劑應使用具體名稱或常用名稱,而不是統稱(類別)或一般名稱。

          除了常用名稱以外,防腐劑還需要單獨說明其功能,例如“防止腐敗”“防霉劑”和“顏色保持”等。用類別名稱和具體名稱標識的有4種食品添加劑:發酵劑、酵母營養素、面團改良劑、凝固劑。 相關報道:歐亞經濟聯盟如何管理食品添加劑 日本如何管理食品添加劑 歐盟如何管理食品添加劑

          標簽: 食品添加劑 具體名稱 營養強化劑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