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精選!【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簡報 第76期】山西省“五進”宣傳 促質量安全共創共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指明了方向,也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出臺,為新時期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山西省農業農村廳以“共創食安新發展,共享美好新生活”為主題,開展“五進”宣傳,即科普知識進農村、檢測服務進農村、案例警示進農村、法律法規進農村、誠信宣傳進農村。切實做到深入基層,從源頭加強宣傳力度,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一、五大活動打造宣傳矩陣
一是承諾達標合格證提升宣傳活動。以“亮出合格證,農產品更安全”為主題,普及合格證知識,增強合格證使用意識,提升群眾認同感。二是常規藥物速測技術應用宣傳培訓。教育引導生產經營主體牢記不僅不能使用禁用藥物,常規藥物殘留超標的農產品也不能上市,按照“用什么檢什么”的原則,加強農產品上市前的自檢自控。三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亮牌”活動。持續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特色優質農產品宣傳推介力度,讓全社會共享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成果。四是農業標準宣貫活動。開展禁限(停)用農獸藥、農獸藥殘留限量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宣貫。如晉北忻州市在農業農村局公眾號上發布禁限用農藥科普文章,對農藥殘留、禁限用農藥具體名類等熱點問題進行科普解讀。五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宣傳活動。讓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家喻戶曉,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如忻州市邀請電視臺全程參與,拍攝專題宣傳片,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普法。
【資料圖】
二、三級聯動擴大宣傳聲勢
一是統一聯動,形成宣傳合力。按照省、市、縣“三級聯動、分層實施”的原則,面向社會公眾、產品生產基地、質量安全監管人員等針對性開展宣傳。如運城市在所轄農產品生產企業、合作社及種養基地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運城行活動,形成同頻共振的宣傳合力。二是結合“三農”工作,為宣傳賦能。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結合“三農”工作,組織全省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活動。以晉城市為例,通過晉城農事微信公眾號開展一系列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和治理成果宣傳,組織農業專家、技術人員和安全員深入項目一線、田間地頭、大棚等“三農”工作主戰場,開展業務指導、技術服務、工作調研,排查安全隱患,將“三農”業務工作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緊密融合。
三、法律法規送到田間地頭
一是開設學法用法大講堂。山西省農業農村廳組織學法用法大講堂,邀請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專題解讀,組織監管執法人員、生產經營主體參加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講座,收聽收看人員達1.3萬余人。二是為一線生產人員深入解讀。聚焦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引導生產人員恪守道德準則、誠信規范經營。如大同市積極組織專家教授為一線生產人員詳細解讀新修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帶動廣大食品生產經營者講社會責任、講社會效益,守法經營、公平競爭,在全市食品產業形成了良心為本、誠信為先、責任為重的良好導向。三是全城宣傳普及法律知識。引導市民自覺履行法律義務,自覺踐行社會公德、承擔社會責任,讓尚德守法成為自覺。如臨汾市制作宣傳標語、掛圖,在全市宣傳新修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將守法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案例警示走進千家萬戶
一是宣傳典型案例。及時公布2022年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典型案例,推動警示教育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強化警示效果,向違法行為敲響“警示鐘”,給農民群眾注入“強心劑”。二是普及辨假識假知識。山西省農業農村廳以本次宣傳活動為契機,普及農資識假辨假常識,增強農資企業的守法誠信意識。如長治市通過“兩微一端”等平臺向全社會廣泛宣傳典型案例,告誡農資生產經營主體規范守法經營,引導農民群眾如何購買優質農資產品,增加辨假識假能力。
五、社會共治營造良好環境
一是加強投訴線索處置。開展跨部門聯合執法、加強投訴舉報線索處置,強化案件信息發布,真正做到哪里有問題、哪里有隱患,執法利劍就指向哪里。如臨汾市開展跨部門聯合執法,違法就查、露頭就打,查處一起、震懾一片。二是建立有獎舉報機制。對舉報查實的違法違規線索,依法依規處理后,給予一次性1000元的線索舉報獎勵。進一步保障農民群眾合法權益,激發全民參與,共治良好環境。
據統計,山西省舉辦現場咨詢385場,開展培訓講座120次,制作播放公益廣告74類,發放宣傳資料67萬份,各類生產經營主體8.1萬人次參加。在全省形成了普及農安知識、回應社會關切、增強消費信心的三贏效果,“共創共贏”的理念更加深入廣大“三農”新型經營主體。
編輯:qysb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