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關于食用饅頭的消費提示

          2023-03-23 10:06:47    來源: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作者:

          饅頭是我國的傳統面食,屬于發酵面制品。用面肥(也叫面引子、面酵子)做的老面饅頭,松軟可口,越嚼越香,還有淡淡的甜酒香氣,深受人們喜愛。近年來,在市場監管部門組織的食品安全抽檢中,發現偶有不良商家在面粉中加入甜味劑,制成所謂的“香甜老面饅頭”。饅頭里能否添加甜味劑,吃有甜味劑的饅頭會有什么危險。對此,省市場監管局消費提示如下:


          (資料圖片)

          一、饅頭不能添加甜味劑

          甜味劑是賦予食品甜味的物質,屬于食品添加劑中的一類,主要分為天然甜味劑,如甜菊糖苷、羅漢果甜苷、山梨糖醇、麥芽糖醇等,以及人工合成甜味劑,如甜蜜素、糖精鈉、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甜味劑化學性質穩定,其甜度遠高于蔗糖。

          甜味劑在食品工業中十分常見,可以按照國家標準規定在多種食品中有條件地使用,糕點、飲料、蜜餞中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不過,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饅頭生產加工中不能使用甜蜜素、糖精鈉等人工合成甜味劑,任何饅頭品種都不得“走捷徑”,通過添加這兩種物質來獲得“甜滋滋”的口感。

          二、饅頭為何不能添加甜味劑

          同樣是甜味劑,為啥糕點能用饅頭不能用?其實,一種食品中是否可以添加某種食品添加劑,需要綜合考量其安全性和工藝必要性。饅頭作為一種日常攝入量較大的主食,和糕點在飲食結構中區別很大,而長期大量食用含甜味劑的食品,并不是一種健康安全的選擇。

          相關研究顯示,有些甜味劑如甜蜜素攝入過量,有可能會對人體的肝臟及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如果過量食用含糖精鈉的食品,可能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因此,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對甜蜜素的使用范圍和用量要求作了明確規定:比如甜蜜素在水果罐頭、果凍、冰淇淋類冷凍飲品 、固體復合調味料等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為0.65g/kg,在面包、糕點、方便米面食品(僅限調味面制品)中的最大用量為1.6g/kg,在果醬、熟制豆類等食品中的最大用量為1.0g/kg,在果糕類、涼果類蜜餞食品中的最大用量為8.0g/kg,在熟制堅果與籽類食品中的最大用量包括1.2g/kg(脫殼類)和6.0g/kg(帶殼類)兩種。未在標準中明確規定甜味劑使用量的食品,都不得隨意添加。

          不法商家使用甜味劑來蒸饅頭,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為了節約成本,甜蜜素、糖精鈉等甜味劑的甜度比普通蔗糖高出幾十倍甚至幾百倍,這意味著相同的成本,商家可用于制作更多的饅頭;二是為了迎合消費者口味,多數消費者喜甜,略帶甜味的饅頭更容易受到消費者青睞;三是缺少相關知識和意識,有些商家看到別人用甜味劑改善饅頭的口感銷售效果不錯,于是也跟著用。還有些商家對標準理解不到位,搞不清楚饅頭的分類,覺得饅頭和糕點差不多,糕點都能用,饅頭也應該能用。

          三、吃了有甜味劑的饅頭是否有危險

          既然饅頭不在允許添加甜味劑的食品之列,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吃了含甜味劑的饅頭就很危險呢?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甜味劑既不是“魔鬼”,也不是“毒藥”,在糕點、果醬等食品中按照標準規定合理使用甜味劑是允許且安全的,科學合理使用甜味劑還能幫助部分人群降低糖分的攝入,促進人體的健康。同時,雖然過量食用合成甜味劑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絕大多數甜味劑的“增甜”效果實在“太好”,甜到發齁的饅頭沒有消費者愿意吃,所以不法商家不會“無所顧忌”的使用。因此,如果少量食用了違規添加甜味劑的饅頭,不必過于驚慌,建議關注身體狀況,有不適感及時就醫。

          同時,發現有甜味明顯異常的饅頭,可及時向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反映,也可關注省市場監管局微信公眾號,參與食品安全“你點我檢”活動,留下相關信息,我們組織食品檢驗機構為你去逐一驗證。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