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資訊 綜合 企業 市場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即時看!蘇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商場超市臨期食品優化利用等四個試行指引

          2023-04-11 14:09:42    來源: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作者:


          【資料圖】

          日前,蘇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四個試行指引,分別為商場超市、生鮮超市、社區以及學校食堂反食品浪費及臨期食品優化利用給出指導細則,推動相關業態經營者更好地合理利用臨期食品,共同營造倡導節約的社會風尚。

          一是商場超市。作為食品的主要經營者,商場超市難免會出現一定數量的臨期食品。本次蘇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商場超市臨期食品優化利用指引(試行)》,明確了食品的臨近保質期時限可由經營者自行設定,但不得短于原保質期限相應的期限,比如保質期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臨近保質期為最后45天,而保質期在30天以內的,則臨近保質期為最后2-5天。針對商超工作人員,指引要求強化食品安全培訓,并將臨期食品管理納入培訓內容,設立相關管理人員。倡導商超健全采購制度,設立臨期食品銷售專柜或專區,優化標識,靈活銷售。并鼓勵商超加強與社會福利機構、慈善機構、社區等公益性組織對接,通過參與公益項目等形式合理利用臨期食品。

          二是生鮮超市。生鮮超市主營的果蔬、肉類、水產品、熟食等普遍保質期較短,一般為1-7天。因而,新發布的《生鮮超市臨期食品優化利用指引(試行)》重點對生鮮超市供應鏈管理、物流配送、采購計劃以及倉儲計劃等給出具體指引,減少生鮮因各環節因素產生的損耗。同時,對經過嚴格把關仍可安全食用的余量食品,鼓勵生鮮超市積極參與構建定期網絡捐贈;開通線上交易渠道,探索短保質期食品“互聯網+”交易模式,借助同城自提或社區團購等方式,提高交易效率,減少浪費。

          三是面向社區。“四個指引”中的《社區余量食品優化利用指引(試行)》,倡導社區建立捐贈需求對接機制,以構建“慈善超市”“食物銀行”等平臺的方式,為余量食品的來源和去向架起“橋梁”,促進其合理利用。調動志愿者或社區工作人員等資源,建立余量食品需求人員底冊,設立存儲場所以及細化銷售、分發或捐贈方式等。

          四是學校食堂。學校食堂是集體用餐場所,用餐人數多、食用餐量大。《學校食堂反食品浪費指引(試行)》要求學校成立反食品浪費領導小組,強化領導和督促職責,加強對用餐人數、食用餐量的分析和評估,實行大小份、半份、拼菜和自助等供餐方式。倡導將節約管理納入原材料采購、庫房儲存、物流配送、生產加工等全鏈條,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提高食品原料利用率。倡導落實集中用餐陪餐等制度,發揮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學生愛惜糧食,文明用餐,并利用信息化平臺制止浪費,營造節約氛圍。

          此外,在要求各地結合本地實際積極試行的基礎上,“四個指引”還鼓勵部門聯動、探索創新,構建更適合本地的反食品浪費及余量食品合理利用長效機制。

          編輯:qysb005

          標簽: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