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而來的銅綠假單胞菌
????近期,多地市場監管局發出了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的通報,引起了飲用水生產企業的廣泛關注。國際食品微生物標準委員會認為,通過檢測銅綠假單胞菌等指示菌,可以驗證包裝飲用水從水源到灌裝的過程控制是否有效。銅綠假單胞菌在包裝飲用水領域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下面食品伙伴網將帶大家了解一下銅綠假單胞菌的相關內容。
一
【資料圖】
什么是銅綠假單胞菌
銅綠假單胞菌原稱綠膿桿菌,是一種常見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為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見的細菌之一,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都有該菌存在。該菌存在的重要條件是潮濕的環境,它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在機體抵抗力降低等特定條件下可致病,可引起急性腸道炎、皮膚炎癥等疾病。
二
各類包裝飲用水標準中對銅綠假單胞菌的限量要求
我國的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中包裝飲用水類標準,均不允許檢出銅綠假單胞菌。
三
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情況統計
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國家及省級抽檢中銅綠假單胞菌指標不合格情況如圖1所示。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間,銅綠假單胞菌指標不合格數量呈遞減趨勢,但近幾個月該指標被檢出不合格的產品數量又出現回升趨勢。
圖1 近一年內銅綠假單胞菌指標不合格數量統計
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較為分散,南方地區相對較多,詳見圖2。
圖2 不合格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地區分布情況
從通報單位角度分析,通報數量較多的單位是湖南市場監管局、貴州市場監管局和四川市場監管局。各省(市)通報單位及通報數量如圖3所示。
圖3 各省(市)通報單位及通報數量
四
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超標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建議
銅綠假單胞菌超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種:
1.產品的水源地受到污染:由于銅綠假單胞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對人體的健康風險較大,我們建議企業從源頭入手,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生產衛生規范》(GB 19304-2018)中的相關要求,對生產用源水進行及時、規范的水質監測和衛生防護。
2.包裝材料受到污染:包裝飲用水的包裝材料(如:水桶、瓶蓋)上也經常可以發現銅綠假單胞菌的身影,尤其以桶裝水的循環桶最為嚴重。目前,行業內多采用過氧乙酸、二氧化氯、臭氧等成分對包裝材料進行清洗消毒。企業在實際操作時,需注意控制好消毒劑的殘留,比如,若采用臭氧消毒工藝,則應在保證殺菌效果的前提下嚴格控制臭氧濃度,避免或減少溴酸鹽產生。
3.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工器具等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等。因此,企業需根據自身情況建立完善的監控及管理制度,做到“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爭取將問題發現在萌芽之時,解決在銷售之前。
五
不得以新聞報道形式變相發布互聯網廣告
有些互聯網廣告會穿插進新聞報道中,其中包含商品經營者或者服務提供者的詳細地址、電話號碼、電子信箱、網址、二維碼、商品條形碼、互聯網即時通訊工具等信息,這種行為即視為以新聞報道形式變相發布互聯網廣告,是不被法規所允許的。
六
小結
食品安全關系千家萬戶,保障人民群眾的飲食健康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本次為大家介紹了銅綠假單胞菌的相關內容,食品伙伴網也會持續關注相關標法及行業動態,為大家提供專業、及時的行業信息。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