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氣四溢” 的常德米食文化,你驚艷到了嗎?
問稻山水,尋米中國
【資料圖】
7月29日(周六)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推出的
大型米食文化探尋節目
《中國米食大會》常德站上集
在央視財經頻道晚間黃金檔播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主持人劉仲萌
攜米食尋味團成員
開啟“湘氣四溢”的米食文化探尋之旅
一日之計在于晨
湖南的早晨即使睡眼惺忪
早餐吃上一碗牛肉米粉后
全身的感官也能立馬被激活
米食尋味團的第一餐便選在牛肉粉館
牛肉米粉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從鍋中“翻滾”至食客的碗中
嗦上一口
辣、熱、香、鮮,充斥口腔
與湖南米食的初次見面便留下火辣印象
隨后米食尋味團兵分三路
一組尋找到缽子里的米食
“無缽不成宴,萬物皆可缽”的缽子菜
滋味豐富的缽子菜
配上米香四溢的缽子飯
熱氣騰騰地吃上一口
從胃里暖到心間
“缽子”默默發揮著它的獨特作用
古老的文化與習俗在席間代代傳承
一組探尋到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找到了現存灌溉設施完備的
世界最早的水稻田
古老的遺址
見證了6500年前的稻作文明
規模化的水稻田讓糧食得以增產
也在這里誕生了中國最早的城池
先人的智慧
以極其具象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眼前
神秘而悠遠的歷史
也在此刻充滿了溫度
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鄧華鳳
駐足于“數千年的稻田”前
聽他將無數農業工作者的奮斗成果娓娓道來
在數千年后的今天
同一面積土地的大米產量
已經實現了從63斤到360斤的飛躍
一組探尋到藏在桃花源里的米食
——可飽腹亦可待客的擂茶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到桃花源深處的“擂王”家中學習擂茶制作
“擂”是研磨之意
將生米、生姜、生茶混合碾碎
再用熱水沖泡
一碗傳統擂茶便做好了
喝擂茶時搭配豐富的壓桌菜
同時招待親友
一口擂茶一口壓桌菜
不僅滿口留香
更留下了鄰里親友間的滿滿情意
8月5日19:30
《中國米食大會》常德站下集
探尋先人的足跡
體驗回歸自然的鄉土風味
繼續感受湖南人對米食的獨特理解
(來源 央視財經編輯汪惠)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