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是垃圾電?歐美瘋狂拆除,為何中國卻大力發展?
"風力發電就是垃圾電,歐美都不用,中國卻大力發展,這不是冤大頭?"
國內的某些跪族們,看到中國沒有的技術,西方有,撲通給西方跪了;看到西方沒有,中國有的技術,撲通也給西方跪了。
反正就是西方的月亮,要比中國的圓,那么事實真的如此嗎?
【資料圖】
國外風力發電
所謂風力發電,原理特別簡單。
它是將風能轉化為機械能,然后再轉化為電能。具體來說,風能驅動風車葉片旋轉,產生機械能,然后風力發電機將這種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在發電的過程中,不需要燃燒化石燃料,也不會產生溫室氣體排放,只要風一直存在,就可以持續不斷地產生電能。 因此風力發電,也被稱為是環保清潔能源。
這么好的東西,歐美國家當然也爭先恐后的用上了。
尤其是在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之后,歐美國家開始大力推廣風力發電,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1980年,美國建造了全球第一個風力發電場,隨后其他發達國家紛紛跟上腳步,英國在1991年組建了陸上風力發電場,成功解決了2700戶居民的用電需求。
沒過多久,全球便掀起了一陣風力發電的浪潮。
2012年,歐洲風電已經覆蓋了近5000萬人,并且歐洲風能協會興奮的表示:“預計到2050年,全歐洲人都將用上風力發電,整個歐洲都會因此受益匪淺!”
但是好景不長,歐美國家用久了發現,風力發電的弊端出現了。
首先就是噪聲污染,風機吱悠吱悠的運轉,會產生大量的噪音,讓附近的居民難以入睡,投訴量也讓政府十分頭疼。
而且風力發電機,從早到晚只要發動機一轉動,即使隔了很遠,也還是能聽的一清二楚。
這里要提一句哈,由于歐洲國家領土面積普遍不大,甚至有的還沒我國一個省份面積大,因此,他們建造的風力發電機,離居民居住的地方很近。
其次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當葉片高速旋轉的時候,會帶動周邊氣流一起運動。
如果此時有鳥類,從周圍經過的話,那么很不幸的是,它會被卷入到風車里面一命嗚呼。即使是飛行速度最快的鳥類,也難逃厄運。
有關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5年,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數據來看,當地因風力發電死亡的鳥類數量超過70萬只。
不僅僅是美國,歐洲僅英法德三國,在此期間喪命的鳥類數量也超過50萬只。
照這么下去,全球每年都會因為風力發電機而死亡的小鳥數不勝數,嚴重的會導致這種生物的滅絕,從而破壞了生態平衡。
而且更要命的是,風力發電機的葉片,大多數都是由玻璃鋼或者碳鋼制成的。
這種材料非常堅固,可以抵抗強風和惡劣氣候條件,同時具有足夠的輕便性,使葉片可以順利旋轉。
然而,這種材料的一個問題是不易降解。
風力發電機的使用壽命一般在20-25年左右,之后,葉片需要被替換。因為葉片材料不易降解,如何處理這些廢棄的葉片,便成了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
也就在這樣的弊端下,歐美國家決定停用風力發電,2020年6月,美國加州更是一口氣拆除了460座風力發電設施。
中國風力發電
然而歐美國家急著拆除,在中國卻是不一樣的情景,我們仍在大力發展風電。
這到底是啥原因?難道說我們為了用電,不在乎生態環境?
當然不是!首先對于噪音問題,歐美國家是由于領土面積小,只能將風電機安裝在居民區附近。
但中國不一樣,中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比如廣大的西北地區。
那里常年地廣人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再加上海拔高風速大,因此建造風電機再合適不過。至于噪音嘛,可以說,對居民日常生活完全沒有影響。
其次關于鳥類問題,一方面,西北地區很少有鳥群光顧。
另一方面,即使不在西北地區,在風電場的規劃和建設過程中,我們通常會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以了解風電場可能對當地生態環境,包括鳥類的影響,并根據評估結果來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比如中國東風電場,是中國最大的近海風場,那里坐落著至少100座大風車。
海上風電場相比陸地風電場,對鳥類的影響相對較小,因為一般情況下,海上飛行的鳥類數量相對較少。
當然了,如果發現有些地方的風電場確實影響生態,我國也會拆除。
比如2018年,湖北為了保護龍感湖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拆除了17臺風力發電機。
目前來說,風力發電還是靠天吃飯,風小的沒有電,風大的時候瘋狂發電,從而造成發電機輸出電能不穩定。
但作為一種可再生的能源來源,風力發電不僅零污染,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有助于我國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提高能源安全。
一般來說,在風力狀態好的情況下,一個普通2MW的風機在連續運行一天之后,可以產生大約四萬多度電。
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風電發電量達到65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占全社會用電量%,是中國第三大電源。
再者,從碳排放目標出發,我國每年由于電力以及熱力需求導致的碳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52%。
如果風力發電能夠得到有序發展,并為低碳做出一份不小的貢獻的話,那么會對我國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起到很大的推進作用。
更重要的是,風力發電的大力發展,對國內發電機設備廠商也是一種促進作用,可以加快國產化的突破,使得自主能力變得更強,繼而相關制造成本就下去了。
與國外產品競爭下,中國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
因此,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我們必然是會發展風力發電的,不僅要發展,還要大力支持風力發電。
結尾
技術到底好不好,關鍵看如何使用。
比如風力發電,歐美國家之所以要大力拆除,除了地理環境這些不可改變的因素外,更關鍵的還是技術不到家。
早些年,中國風電起步晚,技術上幾乎一片空白,但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我們不僅具備大兆瓦級風電整機自主研發能力,還形成完整風電裝備制造產業鏈。
毫不夸張的說,在風力發電技術方面,中國已經是領跑全球,遙遙領先。
所以,中國是“發達國家的粉碎機”,不是浪得虛名的。
編輯:qysb005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