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關于食用野生菌的安全警示

          2022-04-08 11:56:12    來源: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作者:   編輯:qysb005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的山區省份,森林植被豐富,野生菌種類繁多,據有關資料記載,我省大型真菌近800種,毒菌近70種,還有很多尚未被發現和識別。由于野生蘑菇種類繁雜,很多毒蘑菇與一些野生食用菌極其相似,常致使老百姓誤采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已成為引起我省食源性疾病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氣溫上升,逐漸進入野生菌生長的旺季,為預防和減少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發生,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安全警示如下。

          一、請勿隨意采買、謹防誤食野生毒菌

          我國已知可食用的菌類有1000多種,有毒菌有48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對人有致死危險的菌類有40多種。僅依靠民間流傳下來的“經驗”并不能保證誤采有毒菌,目前尚無簡易科學的方法鑒別野生菌是否有毒,為保障生命安全,個人需做到不采摘、不買賣、不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

          下列民間識別毒蘑菇的方法并不可信:

          1.鮮艷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沒毒?

          錯!從色彩判斷蘑菇是否有毒是無科學依據的。部分色彩不艷、長相不好看的也有毒。

          2.長在潮濕處或家畜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

          錯!大部分蘑菇生長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有的有毒,有的可食。有一些毒蘑菇的確喜生長在糞便上,如盔孢傘和花褶傘中一些有毒種類;但是鵝膏、口蘑、紅菇中一些種類也生長在松林中。

          3.蘑菇與銀器、生姜、大蒜、生蔥等一起煮,液體變黑有毒,顏色不變無毒?

          錯!因為蘑菇毒素與銀器、生姜、大蒜等不會發生化學反應,不會產生顏色變化。

          4.有分泌物或受傷變色的蘑菇有毒?

          錯!如松乳菇、紅汁乳菇掰開或劃傷后會流出乳汁,卻是美味的食用菌。一些可食用的牛肝菌斷面會變成藍色,也是可食的。

          5.生蛆、生蟲的蘑菇沒有毒?

          錯!許多劇毒的鵝膏成熟后同樣會生蛆、生蟲。

          二、確保食用安全、切實履行主體責任

          為預防野生菌中毒,餐飲經營主體應做到“三個要”。一要嚴格把好野生菌采購關,不得購買加工出售有毒和不熟悉的野生菌;二要嚴格執行沸水煮漂、炒熟煮透等安全的烹飪加工方式,并留樣備查;三要建立野生菌中毒應急預案,熟悉和掌握處理方法,確保消費者使用安全。

          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單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區供餐單位、養老機構食堂、醫院食堂、婚喪嫁娶和會議集體用餐等群體性聚餐,不得加工食用野生菌,嚴防群體性中毒事件的發生。

          三、提高安全意識、科學食用烹飪

          為減少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可能性,烹飪加工食用野生菌時應炒熟煮透,做到“四個不”:一不涼拌食用野生菌;二不多品種野生菌混合加工;三不食用剩余隔頓的野生菌;四不飲酒,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所含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四、出現中毒癥狀、及時就醫治療

          不同種類的毒菌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癥狀也不同。野生菌中毒的種類有腸中毒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呼吸與循環衰竭型、光過敏性皮炎型等。若食用野生菌后出現頭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中毒癥狀,應做到“五個要”:一要立即撥打120,及時就診;二要適當刺激喉部,進行簡易催吐;三要飲用少量糖鹽水,防止脫水休克;四要避免對已暈迷的患者口中灌水,防止窒息;五要保留中毒發生前食用的野生菌樣品及嘔吐排泄物,以備專業機構檢驗后供醫療救治參考。

          標簽: 中毒癥狀 化學反應 醫院食堂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