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春季吃“菌”正當時,但要警惕中毒

          2022-04-15 14:56:33    來源: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作者:   編輯:qysb005

          春天氣溫回升,溫暖潮濕的環境適宜菌菇類的生長,菌菇味道鮮美且營養豐富,是春季不可錯過的美食。然而,每年三四月份都是蘑菇中毒高發期,很多人喜歡采摘野生菌菇,而其中卻隱藏了許多致命“殺手”。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專家團隊帶您看看菌菇的那些事兒。

          菌菇的種類都有哪些?

          菌菇通常是指有大型子實體的一類真菌,多達36000種,但并非所有的菌菇都可以食用。菌菇按用途可分為藥用菌和食用菌。入藥的菌有靈芝、冬蟲夏草和茯苓等,食用菌有金針菇、香菇、杏鮑菇、平菇和茶樹菇等。此外,還有一些常見的野生菌,如松茸、黑松露、雞縱菌和羊肚菌等。很多菌菇具有特殊香氣和滋味,主要是因為它們含有一些特殊的揮發性風味物質,如香菇中的香菇醇。菌菇獨特的鮮味主要源于其豐富的游離氨基酸和核苷酸等呈味物質。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藥用菌和食用菌,還有毒蘑菇。目前世界上已知具較明顯毒性的蘑菇種類多達40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對人有致死危險的蘑菇有40多種。毒蘑菇所含毒素復雜,有的毒性非常強,常規烹調方式不能破壞其有毒成份,并且目前沒有特效解毒藥,所以誤食毒蘑菇而中毒的死亡率極高!

          你真的能萬無一失地分辨毒蘑菇嗎?

          一些野生毒蘑菇與食用菌菇類外形特征沒有明顯區別,且毒蘑菇沒有明顯的標志。目前,沒有簡單易行的方法鑒別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即使是真菌專家也難以僅靠其外形特征就能輕易分辨開來。鑒別是否毒蘑菇需要進行動物試驗、化學分析、形態比較等。網上流傳的方法并不具科學性和普遍性,且有極大誤導性。

          此外,流傳的采摘經驗也并不靠譜!毒蘑菇所含毒素復雜,會因品種、季節和生長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也就是說,野生蘑菇毒性會變異,即使采摘以前采過的野生蘑菇,也可能有毒。因此,野生蘑菇采食風險高,要謹慎小心,預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不隨意采食野生蘑菇。

          野生菌就一定更好嗎?

          不少人覺得野生菌高價是由于它天然且營養價值高,然而真的是這樣嗎?野生菌價高主要是因為“物以稀為貴”,它在營養方面與人工養殖菌相比,并沒有顯著優勢。研究表明,兩者在蛋白、糖類等營養元素的差異并不大,甚至有的人工養殖菌菇的營養價值比野生的更好。這種情況的產生是因為人工養殖可為菌菇提供最佳的生長條件,使其含有更豐富的營養成分。其次,兩者的主要差異是在微量元素和重金屬含量上,野生菌菇中礦物質元素含量通常要比人工栽培菌菇高,而人工栽培菌菇中的重金屬污染物鉛、鎘、汞、砷含量可得到較好的控制。且野生菌菇種類繁多,生長環境復雜,生長過程可控性差,需進一步加強調研和食用安全風險評價。因此,相比野生菌菇,食用人工栽培的菌菇,才是既營養又安全可靠的!

          稿源:省局食品抽檢處

          執筆:南昌大學食品學院

          省檢驗檢測認證總院食品檢驗檢測研究院

          標簽: 生長條件 營養價值 萬無一失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