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規范 通則》等7項地方標準審查會在呼和浩特市召開
按照市場監管總局和自治區黨委政府有關要求,加快推進我區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規范管理,全面提高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推動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高質量發展,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以標準為引領,促進全區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提檔升級,歷時一年,如期完成了《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規范 通則》等7項地方標準的編制工作。2022年4月12日至13日,內蒙古自治區《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規范 通則》等7項地方標準審查會工作會議在呼和浩特市召開。會議審查通過《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規范 通則》等7項地方標準。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一級巡視員楊林出席會議并講話。食品流通處、標準化處、自治區質量和標準化院相關負責人,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食品流通科及其他相關人員參加會議。本次審查會邀請了行業內七位知名專家組成標準審查組對7項地方標準進行審查。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一級巡視員楊林首先對各位專家表示感謝,他提出各位專家應秉承科學嚴謹、客觀公正的原則,對標準的適用性、可操作性、先進性等方面提出具體意見,并要求標準起草組認真聽取吸納專家意見。他強調,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環節。《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規范 通則》等系列7項地方標準的出臺,一方面有利于完善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建設,發揮標準化在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升級的統籌規劃、操作實施、技術引領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關鍵作用;另一方面對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市場核心競爭力,提振食品消費信心、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助力自治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標準化處負責人在會上指出,傳統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目前還存在管理水平低、經營設施簡陋、分區布局不合理等現象,亟需利用標準化手段對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實現精細化管理。一是要充分認識到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系列標準制定的重要性;二是對標準送審稿應嚴格審查,提高標準質量,真正發揮標準的作用;三是要高度重視標準的實施工作,標準的生命力就在于實施,使標準真正發揮質量基石的作用;四是要加大宣傳力度,標準的制定單位通過各種形式大力宣傳,提升全社會的標準化意識。
會上,標準起草組代表對《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安全管理規范 通則》等7項地方標準編制情況做了詳細匯報,評審專家對標準文本進行逐條審查,對系列標準的名稱、順序、文本英文翻譯、合法性等具體方面提出意見,并指出標準分類的全面性、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原則。最后一致認為該系列標準任務來源明確,調研充分,編寫規范,標準結構符合GB/T 1.1的要求,對全面改善和提升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環境和管理水平意義重大。標準起草組成員表示接受意見,將會盡快對送審稿及編制說明進行調整形成報批稿,報送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審批發布。
目前,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建設已列為《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市場監管規劃》重點建設項目。大力推進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規范化、規模化建設,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城市功能、服務城市轉型的重要支撐,該系列標準的應用實施將為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改造以及標準化建設提供基礎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