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等五部門關于推進農村市場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能力提升行動的通知(川市監發〔2022〕18號)
各市(州)市場監管局、農業(農牧)農村局、公安局、商務主管部門、供銷合作社:
為持續深入貫徹《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知識產權局辦公室供銷合作社總社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市監食經〔2020〕121號)和全省推進農村地區食品安全工作視頻會議精神,保障食品安全“全域全年”穩定,省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廳、公安廳、商務廳、省供銷社現就推進農村市場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能力提升行動通知如下。
一、重點任務
完善農村市場食品安全治理機制,將農村市場假冒偽劣食品治理工作作為農村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提升農村市場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緊緊圍繞農村食品安全監管難點問題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焦點問題,堅持“四個最嚴”,持續加大專項打擊力度,深入推進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規范化建設,鞏固整治行動成效,防止問題反彈。
二、整治措施
(一)開展“穿透式”監管。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從全環節、全鏈條兩個維度,開展“穿透式”排查,堵漏洞、補短板,從問題根源上建立長效治理機制。省級側重以鄉鎮為單元,遵循“四個最嚴”,對屬地政府及部門、生產經營者、社會各方落實食品安全責任情況及該區域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能力開展系統、全面的檢查評估,對系統性、共性隱患進行風險預警,制定監管舉措。市(州)側重以重點業態、重點品種或重點企業為單元,聚焦日常監管、抽檢監測、輿情監測、稽查辦案等發現的突出問題,以及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典型案例,對食品生產經營者及有關單位落實食品安全責任情況開展系統、全面檢查,針對問題追根溯源,對癥施策。鼓勵有條件的市(州)以鄉鎮為單元開展“穿透式”監管。
(二)實施“監檢聯動”。注重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與監督檢查有機結合、同步開展,實施監督檢查時可以依法對被檢查單位的成品或在售食品進行抽樣檢驗,對檢查發現的違法線索,應依法進行調查處理;重點對1年內3批次和連續3年抽檢不合格的企業和品種開展整治,提升聯動效應。
(三)推進農產品市場規范化建設。在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中心鎮加強農貿市場建設,改善市場環境。以農產品市場規范化建設等級評定為抓手,加強宣傳發動,營造良好氛圍,督促指導農產品市場開辦者積極參與等級評定,推進農產品市場規范化建設。將農產品市場規范化建設納入“菜籃子”工程、鄉村振興統籌規劃建設,積極研究制定農產品市場規范化建設扶持政策和獎勵辦法。切實推動解決農產品市場基礎設施落后、設施設備不符合食品安全規定、內控管理制度不完善、環境臟亂差等“老大難”問題。
(四)強化農村集體聚餐監管。嚴格落實《四川省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辦法》各項規定,要加快出臺實施細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將農村集體聚餐納入網格化管理;完善集體聚餐申報備案、分級指導、現場檢查指導制度,嚴密防控農村集體聚餐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大力推行農村集體聚餐在線監管,建立流動廚師和農村食品安全協管員數字檔案,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宣傳教育,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五)深化農村地區食品虛假夸大宣傳整治。對固體飲料等普通食品冒充嬰幼兒配方乳粉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壓片糖果和代用茶等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借防疫之名虛假宣稱食品(含保健食品)具有新冠肺炎預防和消滅新冠病毒功效等虛假宣傳行為,以及夸大宣傳保健食品保健功效、欺詐消費的行為,多部門協同發力,實施嚴格監管,持續保持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同時,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應急狀態下,禁止以培訓講座、會議營銷等任何方式組織保健食品線下銷售活動”的相關規定。對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公安機關對行政部門按照行刑銜接機制移送的案件及時查處。
(六)持續推進食品經營示范創建。鼓勵各地積極開展食品安全示范肉菜超市、數字農貿市場建設。推動開展縣域商業建設,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改造提升縣鄉村三級商貿設施,鼓勵發展農村地區示范連鎖小超市、連鎖便利店,推動大型商貿流通企業供應鏈下沉,開展集采集配,帶動引領提檔升級;出臺制度規范、支持鼓勵政策,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經驗。
(七)開展食品安全管理員培訓考核。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員培訓考核,督促生產經營者學法、守法;積極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試點開展食品安全管理員職業技能培訓,推動《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開展食品安全管理員職業技能培訓試點的通知》(川市監函〔2021〕885號)有關要求落地落實,努力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食品安全管理員隊伍。
(八)推行智慧監管。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關鍵環節,在成都等市推進食用農產品安全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打通源頭到市場終端溯源信息堵點,倒逼落實農產品經營索票索證制度和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查驗制度。完成全省食品經營許可證、備案證數據歸集、數據核查,完善食品經營主體數據信息,清除僵尸數據。采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風險分級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員在線抽查考核,完成食品銷售者全項目檢查覆蓋率達到50%,食品經營企業安全管理崗位人員的抽查考核覆蓋率達到50%,實現精準監管。
(九)強化監管執法。以飛行檢查、交叉檢查、“雙隨機一公開”、抽檢監測等方式,對方便食品、休閑食品、酒水飲料、調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地方特色食品等農村消費量大的重點品種,食品批發市場、農村學校及校園周邊、“三小”等重點領域進行重點檢查,從嚴查處違法犯罪行為。省級組織專業化隊伍對產品風險高、影響區域廣的食品生產經營者開展監督檢查。
(十)以立法促進治理能力提升。加快推進四川省食品安全條例立法調研,針對網絡食品經營、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治理中存在的監管盲區,餐飲服務單位尤其是農村集體聚餐誤食誤用醇基燃料、亞硝酸鹽等法律空白問題,通過立法補齊短板,健全體制機制、壓實責任、提升能力。
(十一)發動社會共治。推行食品經營者經營放心食品“信用承諾”活動,強化食品經營主體自律意識;推行集中統一發布農村食品安全整治重要信息發布制度,持續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查”直播活動,發動社會監督,形成強大的輿論氛圍;加強食品安全科普下鄉宣傳活動,宣講食品安全知識,重點加強醇基燃料、亞硝酸鹽、野生有毒菌類等安全常識的宣講,增強群眾自我防范意識、消費維權意識和識假辨假能力,切實防范誤飲誤食突發事件。對重點管控的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危險源,協同開展隱患排查,健全部門聯動、信息歸口、快速反應的應急處置機制;對已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舉一反三,及時復盤,引以為戒,不斷提升防范能力。
三、工作步驟
(一)安排部署階段(4月30日前)。各單位要圍繞推進農村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能力提升,結合屬地實際,因地制宜細化整治措施,全面安排部署2022年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工作,確保按期完成整治工作任務。
(二)組織實施階段(5月1日—9月30日)。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底線思維,嚴密組織,落實監管責任。統籌結合日常監管和專項檢查,堅持問題導向,大力實施“清單化”監管,全面組織實施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確保整治行動落到實處。
(三)督查檢查階段(6月1日—10月30日)。省、市(州)有關單位可根據各地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工作開展情況,組織督查檢查,建立問題隱患臺賬,督促整改落實,對整治工作組織不到位、問題隱患整改不到位的及時通報。
(四)總結評估階段(10月1日——10月30日)。各市(州)市場監管部門牽頭,對本地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工作情況進行成效評估,整改消除風險隱患,梳理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建立健全農村食品安全治理長效機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要深刻認識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部門協作配合,嚴密組織,因地制宜完善具體措施,切實推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走深走實、取得實效。
(二)強化目標考核。將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工作納入各級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目標考核,各單位要對照目標任務,狠抓落地落實。對工作開展不到位、成效不顯著的,省級有關部門將嚴格考核,予以扣分處理。
(三)加強信息報送。各市(州)市場監管部門要牽頭抓總,匯總本地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工作開展情況、成效、特色亮點、存在問題及建議等,形成工作總結于2022年11月15日前報省市場監管局,工作中的特色亮點及時報送;各地相關部門對口向上級部門報送工作情況,省級相關部門工作總結請于2022年11月15日前報省市場監管局匯總。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省市場監管局伍國慶(028)84540970
農業農村廳張寅(028)85505669
公安廳吳潘(028)86302819
商務廳陳成(028)83220473
省供銷社李明善(028)86756156
郵箱:1103104239@qq.com
附件: 2022年度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情況統計表.doc
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四川省農業農村廳
四川省公安廳四川省商務廳
四川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2022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