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神州十三的航天員們落地后第一頓吃什么?

          2022-04-20 17:51:24    來源:食品有意思    作者:   編輯:qysb005

          經過6個月的“出差”,神舟十三的航天員們終于返回了地球。心情激動的小編更是全程觀看了直播。直播中的一個小細節讓小編非常在意,那就是我們的航天員翱翔九天之后回來,第一頓飯不是“海參鮑魚”等大魚大肉,而是品種非常多的家常菜,感覺有些“素”。

          主食是手搟面、小米粥;饅頭;配菜有醋溜土豆絲、醋溜白菜、蔥炒雞蛋;涼菜有海帶絲、榨菜、川味香腸;水果有黃瓜、西紅柿、草莓、西瓜;還有酸奶等。

          手搟面的主要營養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如今各種雜七雜八的養生觀念迭出,讓許多人有了“聞糖色變”的錯誤意識。從宣揚不吃碳水光吃肉就能減肥的“生酮飲食”,到各種無糖食品的廣告宣傳,仿佛碳水就是人們健康路上的麻匪,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其實碳水化合物非但對健康無害,反而對人們的健康非常重要。碳水與脂類、蛋白質一起,被人們成為“產能三大營養素”。雖然三者都能為身體提供能量,但碳水化合物供能速度更快,更直接,身體負擔也更小。吃上一口手搟面,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就開始分解淀粉,經過胃部攪拌,小腸可以快速吸收并為身體提供能量和營養。

          航天員們從零重力環境下回到地球,身體需要面臨極大的考驗。此時來一碗手搟面并加上20多種營養豐富的配菜,既不會給消化系統帶來額外負擔,又可以快速提供能量。面條還是根據三位宇航員的共同要求“私人定制”,讓宇航員們感受回家的溫暖與親切,一舉多得。

          完全拋棄某種營養并不健康。我們拿許多人都津津樂道的“生酮飲食”舉例。表面上生酮飲食采用的是高脂肪、極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原則。人為在身體內制造一種由于缺少足夠碳水,只能通過消耗肝臟糖原和分解體內脂肪來產生酮體供能的異常狀態。

          短期來看,生酮飲食的效果確實明顯,生酮飲食之后,身體的一切能量消耗都是來自脂肪,體重會掉的很快。但這種供能方式只是身體在迫不得已之下做出的應急措施。身體長期用脂肪供能,會導致有毒的酮體大量在體內蓄積。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脫水等酮血癥或酮尿癥癥狀,還可能引起脂肪代謝紊亂、腎結石、骨質疏松、高尿酸等不良反應。所以,長期生酮飲食,無異于飲鴆止渴。

          每一種營養成分都對身體健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有問題的不是碳水化合物,而是不正確的飲食方式。真正健康的飲食方式就是像宇航員落地首餐那樣,多樣而普通,并不需要大魚大肉。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的飲食搭配是:谷類為主(250-400克/天),餐餐有蔬菜(300-500克/天,其中一半為深色葉菜),天天吃水果(200-350克/天),吃適量的魚肉蛋和豆類(動物性食物120-200克/天,大豆和堅果25-35克/天),一天一杯奶(300克/天)。

          還要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控制食用高糖食品。添加糖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知道了這些,相信大家再也不會“聞糖色變”了。

          標簽: 生酮飲食 碳水化合物 大魚大肉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