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季度我國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的數據,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第一季度日本厚生勞動省通報中國輸日食品違規案例共34例,對比2021年同期增長20%,主要涉及蔬菜及蔬菜制品、堅果及堅果制品、水產品等產品種類,違規原因主要是食品中含有污染物及毒素、農藥殘留和食品添加劑等不符合《日本食品衛生法》的要求。具體情況如下:
一、不合格產品種類
主要包括蔬菜及蔬菜制品(12例)、堅果及堅果制品(6例)、水產品(6例)、調味品(5例)、加工食品(4例)和谷物產品(1例)。其中,蔬菜及蔬菜制品以冷凍西蘭花和冷凍菠菜為主;堅果及堅果制品以花生和烤花生為主;水產品則主要集中在冷凍貝類、冷凍魚、冷凍魚丸等產品。
二、不合格原因
不合格原因集中在污染物及毒素(即微生物污染、生物毒素)共20例;農藥殘留超標共9例、食品添加劑超標有5例。其中,微生物污染問題以大腸桿菌超標為主,涉及冷凍貝片、冷凍胡麻鮐魚、冷凍菠菜等水產品;生物毒素以黃曲霉毒素為主,主要問題是花生類的堅果制品;農藥殘留問題主要集中在腐霉利超標,涉及冷凍西蘭花、生鮮蒜苔、五彩蔬菜沙拉混合菜等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