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五一”餐飲安全消費提示
“五一”即將來臨,節日期間正值春夏交替的時節,也是食品安全問題的高發期,為有效防范餐飲消費風險,桂林市市場監管局溫馨提示廣大消費者提高風險意識,避免病從口入,快樂過節。
疫情防護不放松
廣大消費者要密切關注疫情變化形勢,外出用餐時應服從疫情防控要求并做好個人防護,出入就餐場所佩戴口罩,測溫掃碼;盡量錯峰就餐,排隊、就座保持間隔距離,不聚集不扎堆;主動使用公勺公筷、踐行分餐制;拒絕野味,不接觸、不購買、不食用。
在外就餐要注意
消費者外出就餐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識,餐前餐后勤洗手、講衛生。選擇證照齊全、干凈衛生的就餐環境,不在無證小店、路邊攤點就餐;謹慎選擇生食水產品、熟食鹵味、涼拌菜、野生菌等存在風險隱患的菜品;注重膳食均衡,避免暴飲暴食;踐行光盤行動,合理點菜、按需取餐、剩菜打包,積極響應、自覺參與并支持餐飲經營者開展的“節約用餐”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用餐后記得索要發票收據,確保發生消費糾紛時維權有據;餐飲消費如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出現惡心、腹痛、腹瀉等不適反應時,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保留可疑食物,盡快就醫,及時撥打投訴舉報熱線12315。
外賣點餐需留心
外賣點餐前查看相關信息,不要僅關注菜品評價,還要查看商家證照信息、菜品原材料、店鋪評價等信息,謹慎下單;選擇線下有實體店者訂餐,優先選擇大中型餐飲單位訂餐;不訂購涼菜、生食菜品;按照個人食量點餐,最好自備餐具,減少食物浪費和一次性餐具使用;收到外賣后,要檢查包裝是否完整,食品安全封簽是否完好,如無封簽或封簽有破損可拒收;收到餐食后,最好在2小時內用餐完畢。
家庭聚餐有講究
家庭聚餐謹慎飲用自制藥酒,不使用不了解藥性的藥材泡酒,不購買、不飲用無標簽標識、浸泡中藥材成分不清、來歷不明的泡制酒;加工制作食品,要做到燒熟煮透、生熟分開;不食用野生蘑菇、鮮黃花菜、河豚魚、織紋螺等存在風險隱患的產品;木耳或銀耳等,盡量在冷水泡發4小時內食用,涼菜要現做現吃;冷飲、冰淇淋等寒涼食品少吃或不吃,腸胃不好的消費者尤其要注意;聚餐人數盡量控制在10人以內,多人聚餐時,提倡使用公勺公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