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中國檢科院:食品真實性研究成果助力淀粉摻假鑒別

          2022-04-24 09:00:06    來源:中國檢科院    作者:   編輯:qysb005

          近年來,經濟利益驅動的食品摻假使假(EMA)已成為全球性問題,嚴重損害消費者利益,破壞公平競爭的正常市場秩序,給食品監管帶來挑戰。中國檢科院在國內率先系統開展了“食品真實屬性表征與品質識別”的科研攻關,改善了該領域方法缺乏、標準缺失的局面,助力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提升。

          2022年3·15晚會曝光了某些粉條商家以低價木薯淀粉和玉米淀粉冒充高價紅薯淀粉的亂象。3·15晚會之后,檢科院陸續收到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和食品企業的相關檢測業務咨詢和淀粉制品樣品,陳穎首席專家團隊利用其在該領域的科研成果,積極為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的淀粉摻假鑒別提供技術支撐。

          陳穎首席專家團隊研發了紅薯、木薯、馬鈴薯、玉米、藕、山藥、葛根、豌豆、綠豆及小麥等10種常見食用淀粉的實時熒光PCR檢測系列方法。該系列方法與常用的物理化學方法相比,特異性強、靈敏度高、重現性好,判定結果不受操作者主觀性和加工工藝等諸多因素影響,易于推廣。目前該系列方法標準已經報批,標準發布后可用于食用淀粉類制品的真實性檢測,為全系統查處違法違規產品提供技術支撐,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

          同時,該團隊研發的淀粉物種成分高通量測序(NGS)方法正在申請檢驗方法國家標準。該方法通過單次檢測即可同時鑒定出淀粉中常見摻假植物源性成分,突破了單物種檢測的局限性,極大提高了檢測通量;并且可以有效鑒別出未知物種,實現摻假成分的非靶向篩查,突破了“黑箱”檢測的難題。食品中未知摻假物的非靶向篩查是《“十四五”市場監管科技發展規劃》的重點發展技術,將有效提升食品監管中的未知摻假風險監測和預警能力。

          檢科院通過多年的積淀,在食品真實性鑒別方面帶動并引領了該領域檢測技術從無到有到強的深入研究,為打擊假冒偽劣食品、保護消費者權益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下一步,檢科院將積極申請加掛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真實性研究中心,充分發揮市場監管工作中的科技力量,讓科技成為食品監管的“前哨”,為全國人民“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

          標簽: 市場監管 提供技術 保護消費者權益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