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舉措 標準帶動 南充市嘉陵區桑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南充嘉陵是“中國桑茶之鄉”,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嘉陵茶桑產業,擦亮“中國桑茶之鄉”金字招牌,助力蠶桑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引領全省桑茶產業標準化發展,南充市嘉陵區圍繞“標準化+品牌化+信息化”發展思路,獲批建成全國首個桑茶生產標準化示范區。
一、工作措施
一是五方共建,鑄就嘉陵桑產業共同體。形成“1個領導小組+4個技術支撐團隊”的工作構架(4個技術支撐團隊,即項目專家工作站、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南充桑產業創新技術研究院、第三方標準化專業機構),集聚各類專業技術人才200余人,共同推動產業有序發展。
二是六大體系,新型桑業接“二”連“三”。搭建“兩基礎、兩提升、兩拓展”的六大產業標準體系(兩基礎:茶桑種植、桑茶加工標準體系;兩提升:農業循環、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兩拓展:鄉村旅游、品牌管理標準體系),針對種植、加工、農業循環及文旅等環節制定規范性技術文件40項,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三是四類標準,引領嘉陵桑產業成群成鏈。制定四川省地方標準、南充市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及企業標準共13項,提高桑茶產業產量及效益。
四是三大舉措,打造標準化現代農業園區。調研檢測左右開弓,全面調研茶桑生產主體,開展產地環境檢測分析,為園區桑茶產業規劃、標準制定等提供數據支撐;培訓指導雙管齊下,聘請行業技術專家,開展標準應用培訓及一對一指導20余次;監督建設齊頭并進,對相關標準實施單位進行定期跟蹤30余次,建成標準化示范基地8家、培育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5個。
二、取得成效
一是多元發展“栽桑養人”。大力開展茶桑園區建設,建成有機茶桑基地0.9萬畝、核心茶桑園區1.3萬畝、專用標準化茶桑園5萬畝,帶動全區1.8萬名群眾增收;鼓勵興建工廠繅絲制茶,指導桑產業生物科技融合示范園、絲紡服裝產業園標準化建設,集聚加工企業30余家,2021年全鏈條總產值突破150億元;全面推動景區倚桑興旅,推動工旅、農旅、文旅深度融合,在央視、質量報、搜狐等各級媒體專項宣傳30余次,打造嘉陵桑業旅游新地標。
二是科創互動“以桑育人”。整合桑產業領域優勢科技創新資源,轉化先進技術11項,取得自主知識產權45項,實現先進技術應用100%,“三新”覆蓋100%;打造桑茶研學基地,制定研學基地課程建設方案,進行一比一實物模型教學,組織開展嘉陵區中小學公益性研學旅行10余次。
三是種養循環“生態添綠”。加強“農業循環標準體系”建設,堅持種養結合、桑園套種,助力大氣質量持續提升,2021優良天數322天,達93.3%,綜合指數排名三區第一、全國重點縣級市排名前10。
四是桑業振興“鄉村增彩”。通過“五方共建”,締結“桑產業聯合體”;示范區農戶通過土地租金、務工薪金、入股股金、銷售底金、效益獎金“五金”實現人均年增收超萬元;形成龍頭企業、專合社、農民各方多贏的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