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中國人怎么吃更健康?最新膳食指南提示:這10點最重要

          2022-04-27 09:42:08    來源:阮光鋒營養師微信號    作者:   編輯:qysb005

          中國人經常說“民以食為天”,除了因為愛吃,還因為吃對健康有重要影響。到底吃什么、怎么吃更健康,這也是大家經常會疑惑的問題。

          4月26日最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發布,與上一版的指南相比,也有了一些變化,包括核心8條提示、增加了新的建議,大家可以看下圖:

          圖片來自:我做的

          我也幫大家總結了十點特別需要注意的健康提醒:

          1

          合理搭配是核心

          很多人經常問我,想要減肥應該吃什么, 想要美白應該吃什么,想要預防癌癥應該吃什么,想要健康到底應該吃什么……

          我總是會說:其實都不應該指望某一種或幾種神奇的食物,因為根本不存在,也沒有。

          健康的關鍵在于整體的飲食情況,是否食物多樣、是否合理搭配。營養的核心是合理搭配,而不總是指望幾種食物。

          新版膳食指南也在第一條就強調了這一點,日常飲食要食物多樣, 合理搭配。

          如何做到合理搭配呢?最簡單的做法是參考膳食寶塔。

          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家都可以多多參考這個膳食寶塔,從食物搭配做起,學會健康的搭配自己每天的飲食,而不要總是希望簡單的找到某種特效食物。

          2

          會烹會選,會看標簽

          做健康第一責任人

          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我們要學會烹調食物、看標簽選擇食物。

          但它反映的更深層的意思是,大家一定要明確——自己才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我們要自己會做飯菜,會買食品,會健康做菜,會買健康食品,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健康。

          因為光會買會做,但你只會做水煮魚、炸雞,只會買薯片、咸菜,這可吃不出健康。

          這兩條我覺得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所以我把他們放在了最前面。

          3

          每天一斤奶

          和 2016 年膳食指南相比,最新的膳食指南將每天的奶量建議從 300 克提升到了 300~500 克,這也算是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每天一斤奶」的目標了。這也是最新膳食指南中是唯一一個推薦量大幅增加的食物。

          從原來的「每天一杯奶」,到現在的「每天一斤奶」,看似是一小步,挑戰還是蠻大的。

          要知道,目前我國人均奶類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大概每天只有30克左右。要達到500克的目標,難度可想而知。

          這就意味著,你可能需要:早上一杯 250 毫升的純奶,下午一杯 100 克酸奶,晚上再吃個奶酪棒,才能基本達到推薦量。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如果喝奶超過 500 克,最好換成低脂或脫脂奶。

          4

          多吃全谷物

          新版膳食指南也明確提出了多吃「全谷」,最好每天吃的谷類中有一半是全谷雜豆、達到50-150克全谷和雜豆。

          但現實是, 我國超過 80%的成年居民全 谷物攝入嚴重不足,成年男性每日全谷物攝入量為 13.9g ,女性為 14.6g ,遠低于推薦攝入量。

          有研究發現, 食用大量精制谷物與罹患重大心血管疾病、中風和過早死亡的風險較高相關; 每天食用 350克以上的精制谷物,會使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 27%,心臟病的風險增加 33%,中風的風險 增加 47%。

          經過精制加工后的谷物幾乎只有淀粉、沒有膳食纖維, 消化速度很快,吃下去后消化速度也很快,非常不利于血糖和體重的控制,對心血管也有損害。

          和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含有更多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及植物化學物。《全谷物與健康的科學共識(2021)》指出,多吃全谷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結直腸癌、2 型糖尿病等 慢性病的發病風險。

          5

          吃雞蛋,不要丟蛋黃

          今天發布會會上,特別提到了吃雞蛋的問題,除了#每天吃1個雞蛋沒問題#之外,還特別提到,可別把蛋黃給丟了。

          很多人認為,吃蛋黃會導致我們膽固醇攝入過高,吃雞蛋時不敢吃蛋黃。

          其實,健康的人不需要關注自己飲食膽固醇攝入量,且沒有證據表明多吃膽固醇會導致高血脂或心臟病。

          另外,蛋黃富含大量鈣、磷、維生素 D 等人體必需營養素。可別把這么營養的部分給丟了喲。

          6

          鹽要繼續減,避免重口味

          鹽要繼續少吃,不要超過每天5g,這個跟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目標也保持一致了。

          其實我國之前發布的國民營養計劃、健康中國行動、跟“三減三健”等政策目標也早就調整為5克,指南也是更新保持一致。

          從最近幾年我國的調查來看,我們每日攝入鹽的平均量都在10克左右,是目前推薦量的2倍。

          大量的研究發現,鈉攝入過多會增加高血壓、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病以及胃癌的發病風險。柳葉刀調查發現,中國因飲食不合理導致的疾病死亡率在全球處于倒數第二檔,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鈉攝入太多。

          所以大家平時還是要盡量清淡飲食,避免重口味。

          7

          喝酒沒有任何好處

          過去2016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酒精限制量是,男性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新版膳食指南對飲酒的限制更加嚴格了,建議要限制酒精攝入,并對男性的酒精限量再次收緊,跟女性一樣不超過15克/天。

          在發布會現場的專家解讀中,還特別強調——喝酒對健康沒有任何好處。

          在過去十年的科普中 ,我多次反復說過,經常喝酒更容易得更容易得高血壓、高甘油三酯、心肌疾病等,說適量喝酒有益心臟的,都是借口。適度飲酒對心血管健康并沒有保護作用,并且隨著酒精消耗增加,血壓升高及腦卒中風險還會增加,還會增加多種癌癥的風險。如果可以,大家還是應該盡量做到不喝酒。

          8

          規律三餐

          這個在前幾天講吃晚餐的時候,我也跟大家說了,要規律飲食、規律吃三餐。

          我們人體每天都需要多種營養來維持身體正常運轉,一頓不吃、一次吃很多下次吃很多這些習慣都屬于不規律進餐。

          進餐不規律的行為,比如一頓不吃下頓猛吃一頓、一頓吃得少點下頓更朋友聚會大吃一頓……都會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生風險,大家都應該盡量避免。

          9

          喝白水

          新版膳食指南也突出了喝水的重要性。

          在發布會的解讀中,建議我們要首選喝白水,包括白開水、純凈水、礦泉水等。而各種含糖飲料,則要盡量少喝或不喝。

          當然,建議每天添加糖攝入不超過50克,大約是一瓶含糖飲料吧。只要在這個范圍內,大家也不用太恐慌。

          10

          養成分餐、用公筷習慣

          養成用公筷公勺、分餐的習慣,對于避免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和傳播非常重要,比如幽門螺桿,中國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家庭,一定要注意。

          標簽: 膳食纖維 心血管疾病 一頓不吃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