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興安盟市場監督管理局提示:食物發芽后有的吃了會中毒有的營養價值會翻倍

          2022-04-27 10:50:18    來源:興安盟市場監管局微信號    作者:   編輯:qysb005

          每次去超市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一次性購買幾天或一周的食物,以備不時之需,不過這種做法容易產生一個問題,一些蔬菜放久了容易發芽。

          一提到食物發芽,大多數人會認為“發芽的食物一般都帶毒,不能吃,吃了會致命!”可是,像綠豆芽、黃豆芽、豌豆苗這類芽菜,我們卻能正常吃。那么,生活中一些常見的食物,如花生、土豆、紅薯、大蒜、生姜等,它們發芽究竟會營養翻倍還是產生毒素呢?

          這些食物發芽后營養價值更高

          花生

          發芽后維生素C大大增加,非人工發芽的最好別吃,如果是經過有意培育發芽,花生發芽后維生素C含量會大大增加,而且還會增加白藜蘆醇、黃酮這些對人體有抗氧化作用的營養物質,營養價值大大提升。

          一般自家花生發芽了,很多可能是花生外皮受損引起的。此時花生容易發生霉變,形成有毒的黃曲霉素,這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建議最好不要吃。一旦察覺“不太妙”,家里發芽的花生還是建議扔掉,實在想吃花生芽,還是到超市、菜市場買吧。

          黃豆、綠豆、豌豆

          有益元素相應增加

          豆類自身的營養價值就很高,發芽后其實是變成了另一種食材——黃豆芽、綠豆芽、豌豆芽,營養價值更高。

          就拿黃豆芽來說,相比黃豆,豆芽脂肪和還原糖有所下降,維生素A、維生素C、核黃素、煙酸和異黃酮含量則有所增加。而且,豆子發芽后,部分蛋白質也會分解為各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芽菜更鮮美、細膩,更適合消化功能不太好的人群。而豌豆苗是“優秀本秀”,發芽后的豌豆胡蘿卜素(2700微克/百克)比我們常食用的瓜果類蔬菜(通常在100微克/百克以下)多了27倍。

          不過這些芽菜和花生一樣,自制一定要保證食材安全,避免霉變的發生。

          糙米

          發芽后部分營養物質翻倍。

          糙米生成的糙米芽,不僅更容易消化,口感變得更柔和,而且部分營養物質翻倍,還會激活糙米產生出新的營養物質,比如γ-氨基丁酸這種安眠健腦成分,可謂一舉兩得。

          這些食物發芽后可以吃

          大蒜

          可以吃但營養會打折扣

          發芽后的蒜頭營養其實會打些折扣,但只要蒜頭沒有出現霉變腐爛,都是可以吃的,對健康沒有影響。

          生姜

          發芽無毒,營養打折扣

          生姜發芽的過程中并不會產生有害物質,只不過發芽的過程中會消耗其內部的營養,使生姜本身的營養價值略微降低。

          不過,如果生姜腐爛、長菌了就不能再吃了,否則會導致食物中毒。

          這種食物發芽后絕對不能吃

          土豆

          發芽毒素致人中毒

          土豆中天然存在一種有毒的生物堿龍葵素,正常情況下,龍葵堿的含量極低。存放時間久的土豆可能會發芽,如果土豆發芽了,龍葵堿的含量會大大提高。這種物質對人體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大,食用這樣的土豆可致惡心、口舌發麻、腹瀉等不適。

          龍葵素熱穩定性較高,普通蒸煮燉炒都很難破壞它,對于已經發芽或表皮變青的土豆,應棄去不食。

          標簽: 營養價值 營養物質 大大增加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