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關于誤食醇基燃料的風險提示

          2022-04-29 19:04:54    來源: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微信號    作者:   編輯:qysb005

          醇基燃料不是食品,不能喝。近期,個別地方在農村發生群眾誤食醇基燃料致死事件。如何避免誤食醇基燃料?特做以下風險提示。

          不要把醇基燃料誤當白酒喝

          醇基燃料,是以醇類(如甲醇、乙醇、丁醇等)為主體配制的燃料,通常以液體或者固體形式銷售。醇基燃料是一種新型燃料,屬于危險化學品,應當遵守危險化學品儲存、運輸、銷售、標識等相關規定。相比柴油、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醇基燃料更加經濟方便,常用于餐飲行業、農村宴席和戶外野炊等。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醇基燃料產品是以甲醇為主要原料。甲醇又稱木醇、木精,早在2002年就被國家列入危險化學品名錄,并在2011年被列入國家首批重點監管的化學品名錄中。甲醇無色且與水互溶,氣味與乙醇相近。液態醇基燃料的顏色、氣味和口感接近白酒,容易誤當成散裝“白酒”。消費者從感官上難以分辨液態醇基燃料與白酒的差別。

          誤食中毒要盡快送醫救治

          醇基燃料的毒性主要來源于甲醇。甲醇中毒對人的神經系統和血管的毒害作用十分嚴重,特別是會對視神經造成危害。如果誤食,往往會造成急性中毒。初期中毒癥狀有:心跳加速、腹痛、上吐(嘔)、下瀉、無胃口、頭痛、暈、全身無力。中毒癥狀嚴重的,會神智不清、呼吸急速至衰竭,甚至失明、代謝性酸中毒和死亡。一般地,攝入甲醇5-15 mL即可引起中毒,最低7-10 mL可導致失明,30-70 mL即有致死風險。

          誤食甲醇中毒后,迅速救治措施是挽救生命和視力的關鍵。值得注意的是,甲醇中毒的早期癥狀與醉酒相似,周圍的人誤以為只是醉酒而不作處理,導致救治時機延誤。消費者聚餐時飲酒,尤其是喝散裝白酒又不明酒水來源的,如果發現有醉酒癥狀,并同時伴隨畏光、視力下降等情況的,應高度警覺,立即使患者飲用足量溫水、促進催吐并盡快送醫。

          增強辨別標志防止誤食

          消費者要增強辨識意識,不要飲用來歷不明的散裝“白酒”,更不能碰到有酒味的液體就當酒喝。同時,采取有效措施提醒消費者注意產品警示包裝標識以防誤飲,是杜絕誤食醇基燃料中毒的重要方法。

          在餐飲環節,餐飲經營者要做到:

          01

          注意存放位置,醇基燃料不能與食品或酒放在一起,盡量選擇消費者不會前往或不易看到的地方存放。

          02

          注意及時收存,醇基燃料使用前和使用后要及時收存,避免放在餐桌或有食物的地方。

          03

          張貼警示標語,經常使用醇基燃料的單位或個人,應在存放和使用場所張貼醒目警示標語,提醒消費者不要誤食。

          在生產環節,醇基燃料生產企業要做到:

          01

          改變包裝容器外形與標簽色彩,使用常用有毒化學品包裝容器的顏色,并在醇基燃料的外包裝上增加醒目、清晰的警示標志,讓消費者容易辯別。

          02

          生產醇基燃料時,添加可產生醒目顏色的有色化合物,在外觀上與白酒和藥酒的顏色反差明顯,或添加強烈苦味的化合物,飲用時難以入口,以防止誤食。

          專家執筆人:

          郭云昌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郭新光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級高工

          范文來 江南大學教授

          標簽: 危險化學品 甲醇中毒 風險提示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