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如何防控兒童肥胖(三)| 如何吃肉健康?

          2022-05-21 09:39:18    來源:中國學生健康微信號    作者:   編輯:qysb005

          近年來,我國居民物質和生活條件大為改善,營養不足的現象得到了很大的緩解,但是膳食結構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根據最新全國性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數據顯示,動物類食物尤其是畜肉攝入過多和烹調油和食鹽攝入水平居高不下。此外調查數據亦顯示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問題嚴峻,學生超重肥胖持續增加。因此,在當前情況下倡導平衡膳食的理念更具現實意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修訂專家委員會根據最新食物與人群健康關系的科學證據,梳理了我國居民主要營養和健康問題,為改善大眾營養、引導食物消費,促進全民健康提出了八條:其中在推薦四,強調了適量吃魚、禽、蛋和瘦肉。

          魚肉,雞鴨肉(白肉)和豬牛羊肉(紅肉)均屬于動物性食物,富含優質蛋白質、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動物性食物蛋白質的含量普遍較高,其氨基酸組成更適合人體需要,利用率高,但是有些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過多可能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飯桌上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那么這些話有沒有道理呢,從他們能提供的營養素的角度我們來看一下:四條腿的指的是畜類,如豬、牛、羊;這些肉類脂肪含量較高,以豬肉為最高,平均在30%左右,其次是羊肉在15%左右,牛肉5%左右。兩條腿的指的是禽肉,禽肉脂肪含量差別較大,雞肉在9%-14%之間,鴨肉在20%。沒有腿的指的是魚肉,魚肉的脂肪含量最低,在1%-10%。以上數據均是平均值。當然即便是同一種動物,不同部位脂肪含量也存在很大的差異,例如五花肉和里脊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在同等食物重量的條件下,會提供更多的能量。

          除了脂肪含量不同,它們所含脂肪中的脂肪酸的組成比例也是不一樣的,畜肉以飽和脂肪酸為主,禽肉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魚類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有些魚類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目前研究發現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而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機體健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對于預防血脂異常等疾病有一定作用。因此在選擇肉類的時候可以首選魚肉,然后選擇禽肉,最后選擇畜肉。當然,所有有益的作用的前提均是攝入的能量不能過量。

          因此2022 膳食指南推薦,每一個成年人每天120-200g動物性食品,每周至少2次水產品,每天一個雞蛋。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的一塊兒豬大排、一個雞腿兒的重量都在100-150g之間,去掉骨頭后的可食部分還留下70-100g。顯然,我們很容易吃超量,如何才能做到適量呢(膳食寶塔圖,溫馨提示:所有食物推薦量都是以原料的生重可食部來計算的)

          首先:

          1. 學習一點營養知識,給自己或家庭的飲食做個計劃,編制每周的食譜,合理選擇肉食。把動物性食物盡量安排在每餐中,既不集中過量飲食,也不清湯寡水,不見葷腥。

          2. 學習度量食材大小,變“大”為“小”,比如切絲切片等,既滿足了口舌之欲,又能控制食量。

          3. 少做“大葷”,多做“小葷”。小葷里面搭配了大量的蔬菜,不僅可以控制肉食的攝入,還可以增加蔬菜的攝入,可謂一舉兩得。

          4. 合理烹調,少煎炸。選擇正確的烹調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食物的營養成分,雖然油炸可能增加食物的美味,促進食欲。不過這些烹調方法也會帶來健康風險,最好能夠采用蒸,煮、燉、煨和炒。清蒸鱸魚即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味食物。

          5. 外出就餐點餐時,注意葷素搭配,多點魚肉,或用豆類食物代替畜肉。

          作者:王輝 兒童肥胖防控分會委員、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副研究員

          標簽: 脂肪含量 飽和脂肪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