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當前熱訊:夏季關于防控沙門氏菌感染的消費提示

          2022-06-21 08:59:06    來源: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作者:   編輯:qysb005

          近期,歐美多國發生與比利時生產的巧克力產品有關的沙門氏菌中毒事件,而國內因沙門氏菌導致的食物中毒亦屢有發生。據衛生部門近年來的情況通報來看,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報告起數和中毒人數最多,均占總數的50%左右,其中沙門氏菌占細菌性食物中毒的70%-80%,位居“致病榜首”。夏季是食源性疾病高發季節,為此作出以下風險解讀和溫馨提示。


          (資料圖片)

          沙門氏菌是什么

          沙門氏菌(Salmonellae)為無芽孢、無莢膜的革蘭氏陰性桿菌,是腸道菌科中最復雜的菌屬,其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分布在人類和動物的腸道,易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奶類、肉類、雞蛋、新鮮果蔬以及糕點、沙拉、花生醬、涼拌菜、熟肉制品等食品易被其污染。不同于霉菌污染后食物會出現腐敗變質、散發異味的現象,沙門氏菌的繁殖過程不分解蛋白質,無感官性狀的變化,因此,在非實驗室條件下很難識別和檢出。

          根據四川省食源性疾病監測數據顯示,沙門氏菌所引起的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發病人數常年排在第一。從發生時間看,5月-10月是沙門氏菌食源性疾病發生的高發時段;從年齡分布來看,0-14歲和60歲以上的就診人群沙門氏菌檢出率較高;從感染場所來看,家庭就餐感染的事件數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街頭攤點。

          沙門氏菌污染原因

          實際操作中導致沙門氏菌污染食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個方面。一是食品原料本身未清洗徹底,或者清洗后未妥善放置。二是交叉污染,如刀、砧板、半成品盛裝容器、購物籃或者廚師的手被沙門氏菌污染后,就可能污染其他食物。加工存儲設備的清潔衛生也需特別注意,極易因疏忽未清潔消毒到位,如攪拌機、烘烤箱、消毒柜、冰箱等。三是未做到煮熟煮透,特別是烹飪大塊肉類食品和冰箱存放食物再加熱時,食品中心溫度未達到70度以上。四是沒有正確存放食物,能低溫儲存的食物未及時儲存在冰箱中,或存放在冰箱中但未做好包裝。如新買的雞蛋未包裝好就放入冰箱,且未與冰箱內其它食物隔絕開,導致其表面攜帶病菌對冰箱內其它食物造成污染。

          如何預防沙門氏菌感染

          餐飲單位和集體食堂要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食品加工制作過程控制。合理布局加工、清洗和消毒空間,做好消毒、儲存等設施設備的明顯標識及效果驗證。加強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明確食品加工全鏈條風險控制,清晰認識食源性致病菌食物中毒的多維度風險。嚴格按照各功能(區)間與設備設施的用途和加工規程制作食品,不得隨意變更、交叉使用,做到加工烹飪過程生熟分開、充分煮熟煮透,并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健康和帶菌檢查。對于要重新加熱加工的食品,如速凍水餃、湯圓、牛排、漢堡等,一定注意保證每份餐食都要加熱徹底并及時食用。

          消費者要加強自我保護,外出就餐或外賣點餐,要選擇正規經營場所或售賣商家,優先選擇實施“明廚亮灶”和餐飲服務量化等級高的餐飲服務單位。餐后應索要發票或收據。外賣點餐盡量選距離近的餐飲單位,以縮短食物運送時間。點餐時注意查看商家證照信息、菜品原材料、店鋪評價,謹慎下單。收到餐食后,檢查包裝是否完整、是否有被開啟的痕跡、餐食是否被污染等,并及時食用,勿長時間存放。

          家庭自制時,要做好廚房衛生,食具嚴格消毒,處理食物時一定要注意生熟分開,例如接觸過生肉的砧板、刀具或碗碟等要用溫度較高的水清洗后再接觸熟食,避免出現交叉污染;蛋類、肉類要加熱熟透,剩菜剩飯進食前要徹底加熱。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

          消費者食用購買的食品或者在外就餐出現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就醫,保留病歷卡、化驗報告等相關資料,及時撥打12315熱線進行舉報投訴。

          撰稿:余曉琴 四川省食品檢驗研究院 高級工程師

          標簽: 沙門氏菌 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