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財經 公益 彩店 奇聞 速遞 體育 提點

          首頁
          你現在的位置:

          快資訊丨“男子用銀鐲試毒野蘑菇仍進醫院”上熱搜,為啥“銀針試毒”不好使了?

          2022-06-21 08:51:15    來源:食品有意思    作者:   編輯:qysb005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四川宜賓一男子,采了野蘑菇回家炒菜吃。由于害怕自己采的蘑菇有毒,就將銀鐲子丟在鍋里一起煮,想通過這個辦法來“試毒”。看見銀鐲沒有變黑,便放心吃了起來。結果沒過多久就因毒蘑菇中毒進了院……

          因為多年影視劇潛移默化的影響,“銀針試毒”的認知早已深入人心。這并不是空穴來風,古人的確會用銀針試毒。這一點在宋代宋慈的《洗冤集錄》中就有類似記載。

          這背后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古代比較常見的毒藥就是砒霜。化學名稱為三氧化二砷。古人用雄黃(二硫化二砷)或雌黃(三硫化二砷)和硝石(硝酸鉀)在水中混合生成砷酸鉀,繼續加熱就會得到砒霜(三氧化二砷),并放出二氧化硫氣體。

          由于古代工藝限制,砒霜中會殘留大量硫和硫化物。表面上看起來是銀遇到砒霜變成了黑色,實際上是銀與砒霜中的雜質硫產生反應,生成硫化銀變黑。

          也就是說,一件東西只要含硫,就算無毒,遇到銀也會變黑。比較典型的就是雞蛋黃。家里有銀首飾的可以自己做個小實驗,雞蛋多煮一會,直到蛋黃外表出現輕微綠色,用銀首飾擦拭一下,銀會馬上變黑。

          相反,一件東西如果不含硫,就算再毒,銀也不會變黑。比如氰化物、百草枯、毒蘑菇……都不會讓銀變黑。所以都21世紀了,千萬不要拿銀來試毒,不靠譜。

          要知道目前我國能吃的蘑菇種類有936種,毒蘑菇種類有435種。這400多種毒蘑菇形態外貌各異,有許多和無毒蘑菇長得非常相似,以至于將無毒和有毒蘑菇放在一起,普通人都分辨不出二者的區別。防范毒蘑菇中毒的唯一方法就是不采、不買、不吃野生蘑菇。

          標簽: 銀針試毒 三氧化二砷 害怕自己

          中國企業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中國企業新聞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中國企業新聞網的書面許可, 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河南企業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 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 必需取得中國企業新聞網書面授權。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企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 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圖片欣賞
          頻道推薦
          內容推薦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olpdyo.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業時報 版權所有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注明出處

          滬ICP備2020036824號-14

          聯系網站:wangzhan22@sina1.com.cn